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细品三国 > 第13章 汉灵帝临死前迷之操作,为大汉挖了个坑

第13章 汉灵帝临死前迷之操作,为大汉挖了个坑(2 / 2)

汉灵帝的决定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废长立幼。关键刘协还不是嫡处。古人老说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为什么呀?请问谁不想当皇帝?哪个大臣不想当新皇帝的小棉袄?古人很讲究规矩,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立嫡是叫大家躺平任命,废长立幼就是逼大家内斗。

废长立幼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汉景帝立汉武帝,首先废掉皇后,杀皇后全家,然后弄死汉武帝他哥,帮汉武帝把身边的刺都拔干净了才行。可见废长立幼将会遇到多大的阻力,一旦开始,就是你死我活,骨肉相残。

而汉灵帝活着不搞,要死了来这一出,一准是怕自己死的不够热闹。既然皇帝决定了,忠诚的蹇硕就得把这事办成,这是要干成就得解决刘辩最大的靠山何进。汉灵帝就没想想何进可是手里有兵的,万一弄不死何进,这是怎么办?这老哥任性了一辈子,临了他还要再任性一把。

听了蹇硕的建议,汉灵帝马上宣何进进宫,何进也是命不该绝,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告密者,他刚走到宫门,突然被一人拦住去路,此人乃是司马潘隐。他对何进说:您不可入宫,蹇硕想要杀你。这样一来,蹇硕的计划宣告失败。那么这个潘隐为什么要告密?

政治的本质就是战队,潘隐不是太监,他是个军官,他不站大将军他还能站太监吗?太监赢了,对他没有好处,何进赢了,他就是第一功臣。现在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有你没我,上了赌桌,谁都没有回头路。何进听后大吃一惊,赶紧回到住处,他立马召集所有的大臣开会,表示要杀死所有的宦官。在座的有一位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典军校尉曹操。咱们之前的文章说了,曹操剿黄巾军有功,被封了济南市长,那么他现在怎么在京城呢?不得不说曹中有后台,就是不一样,眼看汉灵帝要死,曹家就把曹操从济南调回京城了,而且还混成了典军校尉,曹操现在是御林军的少校营长,直接守卫京城的安全。不能不说这个安排很有意思,不然凭借曹操是太监孙子的身份,怎么有机会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呢?

曹操说了两点,首先,你知不知道宦官是怎么来的?宦官这帮家伙参政,最早开始于冲帝刘炳和质帝刘纂在位之时,上下根基极深。怎么可能一下诛尽?其次,你知不知道宦官有什么手段呢?知道什么叫保密吗?哪有人会把杀人这事大庭广众的广而告之?你是不是傻?虽然曹操没有说一个脏字,但是字字都戳何进的脊梁骨,何进面子就有点挂不住,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潘隐又带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灵帝已然驾崩,现在蹇硕等十常侍正在商议,秘不发丧,要下假诏书,宣诏何国舅入宫,杀掉你灭绝后患,然后册立皇子刘协为帝。汉灵帝死了,这对何进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如果灵帝活着,何进带兵入宫,那就是造反,现在死了,那就可太好了,没有皇帝了,他何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搞事了。

更妙的是,宦官派人宣他入宫,本来是要刺杀何进,现在反而给了何进入宫的理由。曹操这时候立刻献策,今日之计,先应该正君位,然后在屠贼。曹操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点子上,都是从大汉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可以说曹操是非常清醒的。

正是因为此,他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能立得住,何进是能听得进去的。何进道,谁敢与我正军讨贼?这时有一人挺身出,新出场的这位英雄豪杰可牛大发了,他就是三国第一搅屎棍,吹牛不打草稿,只管挖坑不管埋,东汉王朝的掘墓人,四世三公名门之后的袁大公子。袁绍,袁本初是也,现为司隶校尉。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的典军校尉和袁绍的司隶校尉有什么区别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