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细品三国 > 第14章 何太后为何不支持何进除掉十常待

第14章 何太后为何不支持何进除掉十常待(2 / 2)

由于窦太后妇人之仁,她认为应该只诛杀有罪的宦官,一直犹豫不决,所以到最后反被宦官曹节等人反杀了,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何家兄妹却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所以注定他要走窦家父女的老路,何进不杀十常侍,袁绍可就不干了,若不斩草除根,立为丧身之本.袁绍把话说绝了,他已经彻底的得罪了宦官,不杀了宦官,他以后恐怕不好混了。

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为什么一开始要提议杀了所有宦官呢?说来说去,他就是想图名,计策这一块的风头都让曹操抢了,他要比曹操更好,那就只能比曹操更激进,政治的根本问题是站队,站队的首要问题是站位,曹操占的位置,他不能占了,他只能找新位置。但是,老板是何进,老板决定放手,袁绍再想杀十常侍,也只能乖乖的退下。

次日,论功行赏,召开表彰大会,何太后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其余人等皆封官职,何进不止是大将军了,还开始主管行政事务,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至上了。要是这么一直发展下去也还好,起码何进这个人本质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人开心就一定有人哭呀。

首先是宦官集团,新皇帝刘辨有何进做靠山,第一监护人何太后也还在,自然不会像之前汉灵帝那样受自己摆布,这里说句题外话,其实对于宦官政治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有点偏激.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弘依赖宦官,并允许宦官干政,在早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因为他们都是以外宗的身份继承大统,进入朝廷后,没有外援,所以只能顺从权臣,例如汉桓帝面临外戚权臣梁稷的威冀只能顺从。

因为不顺,从他可能会死.刘志的前任汉治帝刘赞就是因为当面讽刺梁冀为跋扈将军,而后被其毒杀。年仅九岁。他们不想做傀儡皇帝,不想死,只能培植自己的亲信,而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宦官。再比如说十二岁当皇帝的刘弘尚未成年,他能懂什么?

在皇宫里,围绕在其身边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宦官,与亲宦官的官僚集团,他依赖宦官才是人之常情活。活在宦官的蒙蔽之中也是情有可原,扯远了,新帝继位十常侍现在没了

权柄事小,没了依靠事大,而且何进差点杀了他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不知道啥时候上个厕所就掉了。所以这时候想掌权的董太后和没有安全感的宦官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靠的更紧密。董太后宣张让等入宫商议:何进之妹?始初是我抬举她。

今日,她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是他的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张让立刻就给出了四条建议。第一,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你是皇帝奶奶你最大。第二,封刘协为王,这是咱们的王牌,得亮一亮.第三,封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制衡何进。第四,重用臣等,记住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办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只有这么办,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听后大喜:就这么办了,大家看,政治就是你死我活,何进一手软,人家就准备翻盘了。第二天临朝,董太后就降旨,加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同干预朝政.这么一来,何进就靠边站了,权柄就又回到了十常侍手中。

那么何进会善罢甘休呢?这对婆媳关系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董太后落的一个什么下场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