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细品三国 > 第127章 曹操不杀大战前,私通袁绍的官员,为何要坑杀八万降卒

第127章 曹操不杀大战前,私通袁绍的官员,为何要坑杀八万降卒(2 / 2)

曹操说完这话,当场任命张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张郃也非常高兴,知道自己跟对了老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如拨开云雾,重见阳光。

当然,张郃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他将在以后的三十年里,为曹魏政权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曹营最为勇武的名将之一。

袁绍这边谋士少了许攸,大将精兵投降了,粮草也没有了,还能拿什么去和曹操相抗?军心惶恐不安。于是袁军内部分裂,有的将领审时度势,临阵倒戈,带着部队投降了曹操,这下子不只是军心动摇了,袁全面崩溃,士兵们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逃命。

袁绍知道大势已去,自己输的一败涂地,再不跑路,只能当曹操的俘虏了。于是,在八百名贴身卫士的名护之下,袁绍带着长子袁谭在乱军之中匆忙渡过黄河,才得以成功逃脱。

曹军虽然追赶不上袁绍,但其余的将士大都被曹军抓获了,曹军缴获了袁军全部的辎重物资,图册书藏以及珍珠宝物。在清理战利品时,搜查出书信一束,都是自己这边的官员暗通袁绍时所写的。左右文武都说,把这些挨个揪出来,杀了拉倒。

曹操凝视着这个箱子,半晌不说话,也不打开这个箱子一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那些写信勾结袁绍的曹军高层,吓得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喘一口。

只见曹操叹了一口气,挥一挥手,说道:全部都烧掉了,有的部将不理解曹操的做法,问道:为什么不打开信件看一下,把这些叛徒绳置于法呢?

曹操答道:当时袁绍实在是太强大了,我尚且忧愁不能自保,何况他人呢?曹操话虽然这样说,其实心里恨不得杀掉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但他现在不能这样做。曹操为了这一刻胜利,等待了很久,不知道度过了多少的不眠之夜,承受了多少众人不知道的压力,现在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还没有实现他的雄途霸业,他还需要眼前这些人帮助他,不能一怒之下就杀掉他们。

其实曹操这个人是最痛恨背叛行为的,从他对关羽忠义的敬佩就能看出来,曹操一定在心里经过了痛苦的抉择,才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

这种选择也体现了曹操的聪明之处,在汉末,能当官的绝大多数都是世家门阀,只不过有些门伐大族势力强一点,如袁氏家族,在汉末,有一句话叫铁打的氏族,流水的皇帝,皇帝是谁做不重要,氏族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袁绍的家族是四世三公,因此起兵之初,势力很强,直到官渡之战战败后,袁绍的实力仍然强于曹操。曹操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要得到门阀大族们的支持。

如果将那些暗通袁绍的门阀大族子弟们杀了,必然会得罪他们,使自己陷入无人支持的境地。如果书信烧毁,能稳住他们的同时,还会得到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

经历此事后,许多人对曹操十分佩服,觉得曹操以德报怨,胸襟宽广,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曹营打工。

在正史中,曹操完美的处理了这件高层通敌事件后,还干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坑杀了袁绍八万降卒,通敌的官员曹操不杀,为什么要杀这些俘虏呢?

因为曹操发现被俘的八万袁军将士心怀二意,曹操担心他们造反无力镇压,也设计把他们全部活埋,杜绝后患。

坑杀八万人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站在领导者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便不难理解,毕竟一旦七八万人造反,这可是能要了曹操老命的事。

坑杀降卒是曹操防患未然的一种强力措施,想当年,长平之战,赵括被射死后,几十万赵军投降后也遭到秦军活埋,因为秦国主帅白起,也担心几十万赵军一旦造反,麻烦就大了,把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危的人和事,扼杀在摇篮里,这是很多霸主的共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操当时粮草紧缺,也养不起那么多人。正史中,曹操和袁绍双方的真实兵力力和演义中相差甚多。

下期咱们来分析一下,官渡之战,曹操的真实兵力到底是多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边军:从退役弓兵开始 我在辽东娶妻变强,成就匪王霸业 不要对反派动手动脚! 明主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我死后他追悔莫及 边军悍将:从娶洋媳妇开始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寒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