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畔,清水县。
清水县下,清水村。
“大王,根据户部资料,这清水县人口两万余,乃葵级贫困县,辖地方圆一百八十里。而眼下这个清水河村,原属户籍...十八户,三年前改制,融合了前后三个村落的人口,仍属名清水河村。不设村长,改五里正制,上设里正一名,副里正三名。”
一处隆起的高地上,燕羽墨双手负于身后,一脸威严,正俯视着身下的清水河村,目光远眺,听取着手下侍卫的汇报。
作为大奉朝唯一一名女性藩王,三月前她离京就藩,一路微服私访,今日正好路过清水县。
她属地幽都,下辖三郡五十县,一品亲王爵,其中便有这清水县。
清水县穷乡僻壤,本不能引起她的重视,但若要前往州府,却不得不经过眼前这个清水河村。
而仅仅是路过,便让她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哦?那清水河村改制后,人口几何,百姓靠何营生?当今里正又是谁?”
她眼里浮起一抹霜色,口中却轻描淡写道。
侍卫手里拿着一本文书,察觉到燕羽墨有些不悦的神色,额头上满是冷汗,此时紧张的翻阅着,回道:“额...改制后,清水河村人口亦不足二百,以耕种为生,当今里正名叫唐小志。”
“哼!人口不足两百?以耕种为生?那眼下这如潮水般涌入村中的人,都是什么东西?那三里长街又是什么玩意儿?”
燕羽墨的语气变冷,微微侧头盯向侍卫。
侍卫汗颜,将腰弯得更低,赶忙回道:“大王息怒,户部的文书资料记载与实际有些出入,属下这就派人去查正。”
说完,便要转身离开。
燕羽墨却抬手将之叫住:“不必了。既然本王已经到此,便亲自进去看看吧!你们若能查到真实情况,也不用等到现在。传令,后方部队隐于山林中,不可暴露行踪。逐,以渎职瞒报之名,革去清水县令顶戴花翎,交由吏部查办。而这清水河村里正...刚才你说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唐小志。”
“好!此人先留着,待本王亲自去瞧瞧。不过罪名可先定下了,就以...谎报民情,企图贪赃枉法之名,本王一离开这村子,就判他流放西北。”
燕羽墨说完,转头看向身旁一名同样女扮男装的侍女,接道:“紫莺,准备一下,我们进村。”
侍女与侍卫同声应是。
片刻后,一行七人便策马下了山坡。
刚来到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样式古怪的凉亭。
凉亭之前,竖着一块牌子:
“本站,清水河村站。下一站,郭家村站。”
“如需前往县城,请您在此换乘“甲二”号公交马车。”
“本站停靠车次有:甲一号,甲二号,丁五号,丙九号。(注:快字头班次,不设半路停靠,请知悉!)”
“清水河村公交总社,竭诚为你服务,祝您旅途愉快!”
“...”
令几人面面相觑。
公交总社?什么鬼?
同一时间,在清水河村最大最豪华的那间别院里。
前厅院子之中。
唐小志正在给自己的烤鸡翅刷酱料,身前的炭火炉正旺,身后三名副里正手里拿着文书,正逐一汇报工作。
所谓“里正”,乃是大奉朝的乡制官员。
上设“五里正”,“十里正”,“三十里正”,级别比村长高一级。
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都是这位“里正”说了算。
五里正,辖区便是方圆五里,以此类推。
辖区内所有的村子,皆由里正执掌。
所有里正皆是平级,区别在于管辖的区域大小不同而已。
“禀告大里正,今年是我们村级蹴鞠超级联赛,举办的第三届。可谓盛况空前,前后吸引游客上千人。村中所设的客栈、酒肆都已被预定一空。除了大人要我们私下保留的那些位置,一房一桌难求。而球场原设观众席八百位,也按照您的意思平价售出五百张票,余下的三百张,价高者得。”
“大量的游客涌入,带动了我们村集体合作社各项产业的发展。村部三里长街,各大店铺的生意异常火爆。其中,以餐饮店,书局,花店,曲艺馆和说书馆的业绩增长,最为显著。有人问,大人你编著的话本《许仙与蛇》何时会出下册,何时改编成皮影戏,何时会进驻说书馆。而印刷坊的刊印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春天。”
“实体经济方面,今年我们新开了两家水泥厂,五座青砖窑,组建了十三支建筑施工队伍。目前,附近村屯的房屋改造工程都在我们手中,百姓再也不用住木制、夯土的房屋了。只要肯花钱,坚固的砖混房子将由我们一条龙服务。”
“基础道路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争取明年实现村村通公路,出门即公交。越来越多的村子加入我们清水河村合作总社,谋求共同富裕。而大人年初提出的房地产开发理念,也已经在紧张筹备中。对了,合作社的第一家私有钱庄可以开业了,只等大里正有空闲的时候前去剪彩揭幕,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