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凌峰一走进来,全场随即陷入了寂静。
这位当朝太师可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位列三公。
若按照原始的百官排名,其地位犹在宰辅南宫昊之上,真正的位极人臣。
最重要的是,白凌峰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布朝廷各大机关,极具影响力。
只需往朝中一站,那就是可以震慑全场的人物。
就连唐小志此时见了,都不得不拱手喊一声“太师大人”。
场中官员更是一一弯腰行礼,口中或是“先生”、或是“老师”,恭敬斐然。
而白凌峰走进来后,瞟了那位倒在地上吐血呻吟的龙姓官员一眼,便摆手道:“将龙丈国抬出去吧,估计他今晚是参加不了大会了。”
唐小志听此,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丈国?
是不是国丈的意思?
这老匹夫是皇帝的岳丈?
草了,老子不会捅了马蜂窝吧?
怪不得这厮以九品的微末官位,竟能进入会场...
可是不对啊。
皇帝的岳父佬怎么可能是个九品小官?怎么说也得是个三品官衔吧?
不对!
这其中肯定有些隐秘!
而且在场的官员似乎都对这位“丈国”不大重视,即便他真是国丈,那也是个被贬的国丈,应该不足为虑。
唐小志如是想到,倒也没多在意。
只不过,那位“龙国丈”在被人抬走之时,私下给了唐小志一个怨毒的眼神。
令唐小志隐隐间有种预感,与这位微末的“国丈”肯定会再次相见。
这时候,白凌峰才转过头瞧了唐小志一眼,微微一笑。
却是笑而不语,径直走向了《将进酒》的字画前,仔细阅览起来。
良久后。
白凌峰惊叹,掷地有声地喊道:“好词!好词啊!我大奉卧虎藏龙,竟有人能写出此等旷世佳作,实乃惊为天人啊。”
此话一出,在场官员文士纷纷附和:“太师此言甚是,写词之人必是惊才,也不知是何方隐士大儒。”
“下官以为,此人当由太师举荐,引入朝中为官,助力我大奉盛世。”
“然也!当今朝廷能举荐此等大儒者,非太师一人莫属。”
“...”
众人一阵溜须拍马,称赞词句的同时,也不忘对白凌峰奉承。
白凌峰却不为所动,微笑着转头看向身后一脸淡定的唐小志,道:“唐大人,你以为如何?”
唐小志闻言抬手,浅笑道:“太师说是惊才,那定是惊才。唐某浅薄,不便论足,附太师意。”
白凌峰羊胡须一捋,“哦?唐大人有些谦逊过头了吧?本官有幸在陛下手上读过你那本《小志诗集》,顿感唐大人亦是才思不凡。不如,趁着大会没有开始,你就地写诗一首,看是否能将此《将进酒》比下去?”
唐小志一愣,暗道:嗯?这家伙什么意思?想摆我上台,试试我的深浅?
心中略微沉思,赶忙佯装惶恐道:“这...下官学浅,自问无法写出更好的诗作。太师折煞我了,下官惶恐。”
这倒是一句实话。
李白的巅峰之作,岂是能说比下去就比下去的?
纵观华夏五千余载,能在诗词上打败李白的,除了他自己,更有谁人?
若有,或许北宋的苏轼可以一比,但也绝非有所胜算。
唐小志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风头,虽说他可以照搬出另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出来应对,但何必做这个出头鸟?
皇帝将他内定为燕羽墨的夫君,他正愁着如何摆脱,哪有心思去出风头?
况且在此之间,还隐藏着一个疑似穿越者...
能低调,就保持低调吧。
这要是搞不好,真成了燕羽墨的“王妃”,以燕羽墨目前对他的仇视程度,日后的悲惨生活可想而知。
而同一时间,听到唐小志略有拒绝写诗的意思,白凌峰也是心有微妙。
暗道:嗯?这黄口小儿不愿作诗?是作不出来,还是有所隐晦?陛下传我密旨,命我早先一步前来逼迫这厮写诗一首。说是诗作只需小有惊艳,陛下便会在大会上择机刷掉《将进酒》,将他定位大王君上。
可是《将进酒》太过壮阔,岂是这厮能对得出来的?
罢了。
这并非老夫应该在意的,只管遵命行事,逼迫此子献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