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登船之后,龙船驶离了并州码头,重新回到返京的既定路线上。
而大王“伉俪”二人分开后,便各自返回自己的船舱。
唐小志接连收到清水河村传来的信件,一一查阅后作出指示。
燕羽墨则转入为苏老太君准备的舱室内,祖孙二人私密相谈,好不开心。
看那样子,是有说不完的话,而不用到今夜子时,恐怕大王就已经得知唐小志对老太君说的“秘密”。
风平浪静,船行无话。
到了午夜子时,水道上除了陪护的战船之外,寂静如斯。
甲板上的禁卫十步一岗,守卫森严,时刻注意着两岸的动静。
即便夜半无人,也警惕非凡。
唐小志早早就到了船首甲板,并让马户准备一张小桌案,桌上摆着一个小铜锅,准备了几道燕羽墨喜欢吃的生料,静待佳人赴约。
摒退身边的禁卫后,马户轻笑着,问了一句:“大里正,你到底跟苏家老太君说了啥,她为何会突然愿意赴京?你巧使妙计,让大王有亲近之人在侧,这回她肯定是对你大为感激了。”
唐小志却道:“你猜!”
“属下猜不出来。”
“屁话。你人老鬼精,虽长得像驴,脑子却比狐狸还精。说!”
马户这才呵呵笑道:“能使动一个清心寡欲的老太君,并不容易。除了那个理由,不出其二。那便是...”
但话没说完,身后就传来了两个脚步声打断了马户的话。
马户回头一望,见到燕羽墨主仆二人走来,便没了说下去的欲望,道:“人来了。还是让大王自己猜吧,属下告退。”
说完,便向后退去。
唐小志起身,转向走来的燕羽墨,微微抬手:“恭迎大王。”
燕羽墨走到他面前,目光有些闪烁,却是冷冷一哼,也不知是何意味。
反倒是身后的紫莺见到小桌案上的火锅,眼睛放光,不禁道:“哇...小铜锅,美味啊,还都是大王爱吃的生料。大王真有口福...”
说着,竟目现羡慕之色。
唐小志趁势道:“何止是大王有口福?你也可以有!紫莺,我可听说了,你幼年就开始跟着大王,情同姐妹,相信不在正式场合,她不会介意与你同台吃饭。是吧?大王。”
言外之意,竟有邀请紫莺也坐下的意思。
而在那张小桌案前,也已经准备了三副碗筷,可见唐小志准备了三人夜宵。
紫莺是燕羽墨的心腹,唐大里正要抓住大王的心,怎能放过恭维她身边的人?
“这...真的吗?”
紫莺不由一喜,有些期待地望向燕羽墨,等待对方的态度。
燕羽墨瞟了她一眼,倒也应允道:“既然他准备了三副碗筷,你便一同坐下吧。”
紫莺大喜,连忙大呼“大王千岁”。
三人坐下之后。
唐小志一边往铜锅中下料,一边开口道:“夜里风寒,大王出来,怎么不戴上卑职送你的围巾?”
燕羽墨眼眸翻动,却是故作冰冷说了一句:“本王不喜欢!”
令唐小志不由一阵皱眉,她不喜欢?
一旁望着锅里,直咽口水,不住搓手的紫莺,莫名接了一句:“大王哪有不喜欢,她喜欢得很。奴婢想动一下,她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