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下内心的波涛汹涌,立刻下达了新的指令:“老李,你带人马上对这些合同和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行深挖!我要知道每一分钱是从哪里来的,又流向了哪里,关联了哪些银行账户,涉及到哪些具体的人!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一份完整的资金流向图!”
“是!”老李作为一个老经侦,看到这份账本时,眼睛里放射出的光芒,比发现了金矿还要亮。
安排完这一切,赵承平独自一人,拖着疲惫但却极度亢奋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没有开大灯,只是拧亮了桌上的一盏台灯。昏黄的光晕,将他笼罩其中。他给自己泡了一杯滚烫的浓茶,任由那苦涩的蒸汽,熏蒸着自己布满血丝的双眼。
他坐下来,没有去想审讯室里的交锋,也没有去管技术室里的数据分析,而是摊开一张白纸,开始筹划下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收官”行动。
U盘是杀手锏,但不能轻易亮出来。王立仁是条老狐狸,在他没有被彻底孤立之前,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做出毁灭性的反扑。
必须先剪其羽翼,断其手足。
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着,一个个名字,一个个步骤,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第一步:心理攻坚。利用U盘里的部分证据,精准打击刘宏达等外围人员的心理防线,让他们意识到大势已去,从而产生内讧,互相揭发。
第二步:精准抓捕。在获取外围人员的口供后,立即对瀚海贸易等负责“洗钱”的关键环节执行人进行抓捕,彻底切断王立仁的资金链。
第三步:舆论准备。适时地,有控制地,向特定媒体释放一些非核心案情,形成社会舆论压力,让任何想要出手干预的“保护伞”,都投鼠忌器。
第四步:最后的围猎。当所有外围障碍被清除,所有证据链都指向唯一的核心时,再对王立仁,实施最后的抓捕。
……
窗外,天际线已经开始泛白,黎明前的黑暗,正在被一丝微光悄然刺破,但是他毫无睡意,只想尽快把这个案子查清楚。
接下来的几天,赵承平带着团队仔细分析u盘里的资料。
刑侦支队三楼的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了“作战指挥中心”。
房间里,平日用来开会的投影幕布,此刻二十四小时亮着,上面投射出的,是技术人员用U盘数据构建出的、一个错综复杂的资金流向网络图。
两块巨大的白板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物照片、公司名称和地址,无数条红色和蓝色的线条在它们之间纵横交错,像一张正在被逐渐编织清晰的巨大蛛网。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尼古丁和速食泡面混合在一起的特殊气味。烟灰缸里,烟头堆成了小山;办公桌下,是东倒西歪的矿泉水瓶和外卖餐盒。
每个人都双眼布满血丝,神情疲惫,但眼神深处,却都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属于猎人的兴奋火焰。
赵承平带着团队,就“住”在了这里。他几乎没离开过这间屋子,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两个小时,醒了就立刻投入到对U盘里那些资料的“解剖”工作中。
最初的突破口,依旧是清源寺的扩建工程。
经侦专家老李,戴着老花镜,指着屏幕上一份名为《清源寺配套设施建设补充协议》的文件,对赵承承平说:“赵队,你看这里,宏达建筑以低于市场价近三成的价格中标,这本身就不正常。然后,他们立刻以‘采购特殊建材’和‘聘请古建专家’的名义,将工程总款的百分之六十,打给了三家名不见经传的供应商。”
老李用激光笔,在那三家公司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我们查了,这三家公司,一家是皮包公司,注册地址是假的;另外两家,虽然有实体,但法人代表,一个是刘宏达的小舅子,另一个,是他大学同学。而这笔总额近八千万的款项,在这三家公司的账户里,仅仅停留了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拆分成了上百笔几十万到一百万不等的小额资金,汇入了超过五十个不同的个人账户。”
赵承平的目光,顺着屏幕上那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的转账记录,一路向下追溯。他能想象到,这背后是怎样一番精心策划的、蚂蚁搬家式的洗钱操作。
“然后呢?”他沉声问。
“然后,奇迹发生了。”老李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个人账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通过消费、理财、甚至伪造民间借贷等多种方式,最终将其中超过三千万的资金,‘合法’地输送到了一个地方——瀚海国际贸易公司。”
“瀚海贸易……”赵承平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这个名字,正是那位中年“表哥”的名片上印着的名字,也正是U盘里多次出现的核心公司。
“没错。”老李推了推眼镜,“而瀚海贸易的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我们查实了,是王立仁的儿媳妇,张倩。”
喜欢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请大家收藏: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至此,清源寺这条线,从工程款的流失到最终的落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白纸黑字的合同,银行流水上清晰的数字签名,将这条罪恶的利益输送链,锻造成了一条无法挣脱的铁索。
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赵承平看着白板中央,王立仁那张标准照里道貌岸然的笑脸,他知道,像王立仁这种级别的“老虎”,绝不可能只靠一个项目来满足他那深不见底的胃口。清源寺,不过是他庞大“商业帝国”中的一小块领地而已。
真正的风暴,来自技术部门的第二个重大突破。
负责数据恢复的技术专家小张,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睡觉,他的双眼像是被红墨水染过一样。当他顶着一头乱发,拿着一个移动硬盘冲进作战室时,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赵队!恢复了!我们从U盘的底层碎片数据中,恢复出了一批被彻底格式化删除的文件!”
这个消息,如同一针强心剂,让整个作战室里所有的人都瞬间精神了起来。
新的文件被导入电脑,当文件夹被逐一打开时,一幅比清源寺项目更加宏大、更加触目惊心的犯罪版图,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东区环城高速绿化带升级工程》
《南湾湿地公园一期开发项目》
《市第三福利院异地迁建工程》
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并且早已验收合格、甚至被评为“优质工程”的项目文件,赫然出现在屏幕上。这些项目,时间跨度从五年前到最近一年,分布在本市不同的区县,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的承建方,无一例外,都是宏达建筑或者其控股的子公司。
而当技术人员将这些项目的资金流水进行比对分析后,一个惊人的一致性浮现了出来——它们都采用了与清源寺项目完全相同的手法:低价中标,然后通过伪造合同、虚报款项的方式,将巨额工程款层层转移,最终,犹如百川归海一般,都流向了相同的终点——瀚海贸易以及另外两家由王立仁远亲控制的海外公司账户。
赵承平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原以为自己是在追查一条贪婪的巨蟒,却没想到,顺着这条蛇的踪迹,他挖出的,是一个盘根错节、几乎覆盖了全市政重大工程领域的“巢穴”!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上。
“把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名单,给我立刻整理出来!”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半个小时后,一份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余温的名单,放在了他的面前。
名单上,罗列着这几个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人、招标负责人以及最终的验收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