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国丧’(1 / 2)

王泉回东宫把杜如晦的意思转达。

闻言,李承乾微微一笑:“呵呵,看来杜如晦是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

这话让王泉一愣怔。

随后想了想自己看见杜如晦的时候,确实是脸色苍白,有些无力。

夜,很黑。

本来已经入睡的李世民,忽然被张阿难给打扰。

“何事?”李世民一脸不悦的穿着内衬问道。

旁边的长孙皇后也匆匆的跟了出来。

若不是紧急的事情,张阿难不可能这个时候打扰李世民歇息。

张阿难连忙低着头道:“陛下,蔡国公府传来消息,蔡国公......去了。”

“什么?”李世民瞪大了眼,猛地起身。

神情有些悲痛。

“白日克明还好好的,怎么就......”

张阿难也是一脸悲伤的说道:“蔡国公回去后便咳嗽不止,请了大夫,说是受了风寒。”

风寒?

这烈阳高照怎么可能受了风寒。

李世民知道,这是大限将至罢了。

挥了挥手:“下去吧。”

“喏。”

张阿难退下后,李世民眼眶红肿的想着杜如晦的样子。

初识杜如晦的时候,他便觉得对方很有才华。

直到李渊举旗起兵,杜如晦跟着李世民攻城略地,也确实展现了惊人的才华。

房谋杜断,李世民更信任杜断。

而且也是更重视杜断。

不管是军事上的,还是国策上的,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李世民想着想着,不禁流出了泪水:“克明,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陛下。”长孙皇后在一旁也是伤感的很。

再怎么说,一个日日能见着活生生的人,就这么走了,有感情的人,都会悲伤。

长孙皇后还想着十多年前,在秦王府,杜如晦是如何的有智慧。

每一次,李世民难以抉择的时候,都会询问杜如晦的意见。

没想到就这么走了。

李世民忽然环住了长孙皇后的柳腰,一脸悲痛道:“观音婢,克明他可是大唐的功臣,是朕最信任的人啊,是朕的伯乐,他怎么就这么走了。”

呜呜~

不知道如何安慰李世民,长孙皇后只能轻抚李世民的背脊。

次日。

早朝停了一日,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除了过节第一次。

而且也是李承乾提议的。

李承乾上书说:杜如晦是国之栋梁,为大唐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同时也是为百姓谋福利的贤臣,理应举行国丧。

虽然国丧只有皇室,可李承乾给出的理由是此国丧非彼国丧。

国公之礼自然也可称之为国丧。

钻了文字的空眼,神情悲戚的李世民自然是同意了李承乾的提议。

大臣们也是吓了一跳,要为杜如晦举行国丧。

当即很多大臣都反对,国丧只能有三人,那就是皇帝、皇后、太上皇。

怎么能给杜如晦举行国丧。

一群人本来要去祭拜杜如晦的,可听闻此消息,纷纷掉头去了太极宫。

不料李世民不见。

按大唐制,皇帝是不需要去臣子丧礼上祭拜,于理不合。

所以李世民便吩李承乾这个太子去了。

李承乾走到太极宫外,看见数十位官员在排队等候见李世民。

他抿着唇上前,对大家展开了手臂道:“诸位,陛下得知蔡国公的消息,悲痛欲绝,食不下咽,你们就不要去找陛下了。”

“太子殿下,听闻陛下准备给蔡国公准备国丧,可是真的?”长孙无忌蹙眉问道。

没错,为首的就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重臣。

房玄龄也说道:“太子殿下,这有违礼制,万万不可啊。”

虽然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之为房谋杜断,二人关系也是非常的好。

但国丧之礼,实在是会被人诟病,他并不想生前好友死后不宁。

李承乾就知道是这方面的问题,看着一群迂腐之人,眼神失望道:“国丧之礼是孤想陛下提议,得到了陛下了首肯,怎么?难道蔡国公配不上吗?”

眼神犀利,看的在座之人既惊讶又害怕。

此刻魏征站出来,不解的问道:“太子殿下,这国丧之礼......”

“魏师,不必多言。”李承乾抬头打断了他要说的话,直接给出了答案道:“国公的丧葬之礼,称之为国丧,有何越矩之礼?”

啊?

大臣们瞬间懵了。

李承乾瞥了眼面前这群迂腐之人道:“名称罢了,礼制并未有所改变,一个名字,难道你们就要大张旗鼓的去找陛下闹吗?”

“臣明白了,还请太子殿下恕罪。”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长孙无忌,拱手对李承乾抱歉的说道。

若只是名字,确实无伤大雅。

葬礼流程按照国公之礼是没错,一个名字而已,如果在闹下去的话,说不准就要惹怒陛下和太子了,得不偿失。

“臣等失礼,还请太子殿下恕罪。”几十位大臣纷纷对着李承乾拱手道。

哼。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