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斯必须进行彻底的、非军事化的民主改造,其未来的政治结构…”
楚门阐述着观点,与丘首相交换着眼神,两人在遏制毛熊西扩的意图上,达成了高度一致。
钢铁元帅的面色逐渐阴沉。
他挥舞着烟斗,强硬地反驳:“汉斯人民自己的选择必须得到尊重,白鹰和约翰无权干涉…”
会议厅内,言辞交锋激烈,气氛陡然紧张。
比起罗大统领时期兼顾合作与防范的模糊策略,楚门与丘首相的联手,展现出的是一种寸步不让的强硬姿态。
蚁美扬冷静地记录着。
他注意到,钢铁元帅及其幕僚在几次激烈争辩后,看向白鹰、约翰代表团的眼神中,恼怒与警惕愈发明显。
反而,在偶尔与南洋代表团目光接触时,那种审视敌对的寒意似乎淡了一些。
凡事,果然就怕比较。
一个咄咄逼人、意图遏制你的对手,与一个保持距离、但愿意沟通交易的非盟友,后者显然显得“可爱”了许多。
会议间隙,在一间用于非正式交谈的小客厅内,蚁美扬与毛熊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偶遇”了。
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摇曳,映照着双方各怀心思的脸庞。
“莫洛托夫先生,”蚁美扬举杯示意,语气诚恳,“南洋与毛熊,虽地处遥远,意识形态各异,但在促进战后经济恢复、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莫洛托夫保持着外交官的矜持:“蚁先生有何具体提议?”
“南洋盛产优质稻米、橡胶、棕榈油等物资,”蚁美扬不疾不徐地说道,“我们了解到,贵国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后,正面临艰巨的重建任务,粮食和战略物资需求巨大。”
他停顿一下,观察着对方细微的表情变化,然后抛出了真正的目的:
“而毛熊红军在东部战线,想必…
接收了不少汉斯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
这些人,对百废待兴的毛熊而言,或许是不小的负担?”
莫洛托夫眼神微动,没有立即回答。
蚁美扬继续加码:
“这些人,哪怕最差的也是个大学生,多数放在我们南洋,都能直接当教授的级别。
我们用实实在在的粮食、橡胶,来交换这些‘负担’,对贵国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交易。
毕竟,人才需要吃饭,而思想…有时候比枪炮更难管理,不是吗?”
他这话说得含蓄,却戳中了毛熊方面的某些顾虑。
大量吸纳异国知识分子,确实存在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不如换成急需的物资实在。
而对缺乏足够教育科研人才的南洋来说,这些科研人员却有着远超他们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上挖土豆所产生的价值。
莫洛托夫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蚁先生的提议…
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就具体数量和人选进行探讨。”
然而,当莫洛托夫试图将话题引向毛熊缴获的大量汉斯军装备时,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我们还有数量可观的汉斯制式武器,MG42机枪、各类火炮,甚至包括IV号和‘黑豹’坦克,”
莫洛托夫语气带着一丝推销意味:
“如果南洋需要加强陆军装备,这些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精品。”
蚁美扬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却十分坚定:
“感谢您的好意,莫洛托夫先生。
但南洋的国防体系自成一体,后勤标准也与汉斯制装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