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对相机感到赞叹,虽然对摄影不太了解,但从外观上能看出它的独特之处。
陈睿琦对相机的型号一无所知。
老太太结束了对金属框架的清理,继续清理相机的机身。
“哇!这相机真的太漂亮了。这是什么型号?“凯伦对相机表示赞叹,她对相机了解不多,只能从外形判断。
而陈睿琦对相机更加一窍不通。
老太太完成了对相机的清理工作,长出了一口气,然后看向陈睿琦。
“年轻人,你真是太幸运了,这是宝贝呢!“
“哦?您认识这台相机吗?能为我详细介绍一下吗?“
陈睿琦谦虚地向老太太请教。
老太太玩弄着手中的相机,然后向陈睿琦解释道:
“这是前苏联制造的卓尔基C型,是一款纪念版相机。“
“卓尔基?“
陈睿琦和凯伦互相对视,两人对这个品牌毫无了解。
老太太继续充满激情地玩弄着相机。
“这是一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建的苏联相机制造厂,最早以仿制莱卡相机起家。“
“在二战前,他们的仿制相机已经相当出色。“
“战后,前苏联获得了莱卡的一部分技术,将其引入卓尔基工厂。“
“这使他们的相机质量更上一层楼,其中最畅销的型号是卓尔基3型。“
“一年生产八万台,畅销于全球。“
老太太对那个时期的历史了如指掌,同时对古董相机也非常了解。
“你手中的这台,应该是五十年代生产的,是为了庆祝二战胜利五周年而制作的纪念版相机。“
“看这个机盖,里面还印有莱卡的标志,这款相机因其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欢迎。“
老太太说着,打开了镜头前的黄铜盖。
盖子内部果然刻有大大的莱卡标志,旁边还有卓尔基的商标,以及一些纪念标志,如二战胜利五周年。
“这个型号似乎只生产了几千台,其中一部分奖赏给了二战中表现杰出的将领。“
“还有一小部分流入了欧洲,当时受到了欧洲的富豪们的追捧。“
“哇!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保存完好的相机了。“
老太太继续玩弄着手中的相机,似乎沉浸在过去的时光中。
片刻后,她将相机递给了陈睿琦。
陈睿琦接过相机,欣赏着焕然一新的外观。
他将相机提到眼前,透过取景器观看远处的景物,轻松地调整焦距。
令人惊讶的是,相机可以清晰地拍摄到一百米开外摊位上的小物件。
“哇塞,这台相机居然能拍摄如此清晰,真是了不起的技术!“
陈睿琦感叹不已,而凯瑟琳也不禁夸赞。
“当然,这毕竟出自德国人之手......“
陈睿琦放下相机,看向老太太,恍然大悟。
原来老太太如此熟悉相机,这多半和她的德国背景有关。
老太太微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好了,我不打扰你们了,我要回去看我的摊子。”
她转身准备离开,但走了几步后,又回头看向陈睿琦。
“相机里面可能还有未曝光的胶卷,请小心开启,不要让光线进入,以免照片曝光。“
“拍摄后,如果你不想要这些照片,可以考虑卖给我,我愿意收藏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
老太太的提醒对陈睿琦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