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
“今日来的散修比往常多了三成,看来你去年指点那个王姓散修突破瓶颈的事,已经传开了。"
周毅闻言轻轻摇头:
“不过是恰巧说中了他的症结所在罢了。”
话虽如此,他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得色。
解惑堂是青木草堂的另一大特色。
每次讲学结束后,筑基讲师会为炼气修士解答修行疑难,每次收取三到七枚灵石不等的费用。
这个价格对散修来说不算小数目,可能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结余或者是做了多个任务的报酬,但前来求教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队伍中,一个穿着灰衣修士紧紧按着自己的储物袋,手心都有些出汗。
他卡在炼气三层已经三年,每次冲击关卡时总觉得灵气运转滞涩。
若是自己摸索,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若是请教其他散修,又怕被误导——修行一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轻则修为停滞,重则走火入魔。
另一个女修则小心地捧着一个锦囊,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七枚灵石。
这是她省吃俭用半年才攒下的,但她觉得值得。
上次她的好友经过周毅真人指点,不仅突破了瓶颈,还改良了一个基础法诀的运转方式,如今修炼速度提升了两成。
袁琦看着排队的人群,对周毅低声道:
“今日怕是又要忙到子时了,不过这也是好事,既能让你多赚些灵石,也能让这些散修记着咱们袁家的好。”
青木草堂是袁家开设的讲堂,每年春秋两季开讲。
明面上是让讲师赚取灵石,实则更重要的是收拢周边散修的人心。
在这片地界上,袁家能屹立数百年不倒,靠的不仅是族中当年那位金丹老祖的威慑,更是这点滴积累起来的人望。
周毅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袍:
"那我先过去了,让他们等久了也不好。"
“去吧去吧。”
袁琦笑道:
“记得收灵石时灵活些,那些实在困难的,少收一两枚也无妨,横竖咱们不指望着这个发财。”
周毅应了一声,朝解惑堂走去。
排队的人群顿时一阵骚动,修士们纷纷恭敬行礼:
“周前辈。”
看着周毅进房单独为第一个修士答疑,袁琦满意地捋了捋胡须。
青木草堂每次讲学都是座无虚席,这不仅带来了灵石收入,更重要的是让袁家在这片地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而这些受过恩惠的散修中,说不定哪天就会有人筑基成功,或许能够成为袁家的助力。
袁琦目送着周毅走向解惑堂,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正在离去的修士人群。
他的视线在李乘风身上稍作停留——这个穿着锦绣衣裳的年轻灵植夫正随着人流缓步向外走去。
“那人好像是个新来的灵植夫。”
袁琦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
他记得管事前段日子汇报过,灵田区新来了个叫李富贵的散修,炼气六层修为,约莫二十七八的年纪,也不知道种植手艺如何,应该是租种了几亩贫瘠的灵田。
袁琦作为袁家负责外部事务的大主管,对这些有特长的散修向来留意。
他暗自在心中盘算:这年轻人虽然看着资质平平,一生金丹是无望了,但若是机缘足够,说不定还有冲击筑基的机会。
就算不能筑基,若是有不错的灵植技艺也值得拉拢。
袁家近年来正在扩大灵药种植规模,正缺熟练的灵植好手。
若是对方能够成为灵植师,那就更是捡到宝了——一个真正的灵植师,能让灵药产量大大的提高,价值不可估量。
袁琦看着李乘风渐行渐远的背影,注意到他走路时步伐稳健,不但衣衫整洁,而且穿着不俗,不像寻常灵植夫那样不修边幅。
这是个细致人,袁琦在心里又加了一分。
“看来可以找个机会拉拢一下。”
袁琦暗自决定。
袁家能在这片地界屹立百年,靠的就是广纳人才。
不管修为高低,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值得拉拢。
他盘算着该如何接触这个新来的灵植夫。
直接召见显得太过刻意,不如让管事安排个由头,比如检查灵田长势时“偶遇”,或者在下次灵植交流会上特意邀请他参加。
袁琦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袁家最擅长的就是在这种细水长流中笼络人心。
先示好,再给些好处,最后许以前程,很少有散修能拒绝这样的机会。
毕竟背靠修仙家族,总比独自摸爬滚打要强得多。
“就这样。”
袁琦轻声自语,将这个灵植夫记在了心上。
明天就让管事去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李乘风的情况,若真是可造之材,不妨多给些照顾。
毕竟对袁家来说,多一个优秀的灵植师,就多更多的收益,说不定还能筑基呢?
袁琦转身朝内堂走去,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该给这个新来的灵植夫准备什么样的见面礼才合适——既不能太过贵重让人不安,又要显出袁家的诚意。
或许是一大包上好的灵植肥料,或者几十枚珍稀灵草的种子?
这些细节,都需要好好斟酌。
夕阳完全沉入西山,解惑堂内亮起了柔和的明珠光。
周毅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时而演示法诀,时而绘制灵气运行图。
修士们或茅塞顿开,或若有所思,但离开时无一不带着感激之情。
这就是青木草堂的魅力所在——在这里,只要付出几枚灵石,就能得到筑基修士的亲自指点。
除了李乘风,散修们对这样的听课生活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