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推论,马局长与张队长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困惑与不解的神情。
两人皆是历经数十载刑侦工作的老将,在破案缉凶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侦破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
可以说,在刑事侦查这一领域,他们所积累的实战经验,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即便吴畏在犯罪心理分析方面常有独到见解,但若论侦破案件的数量与经历的复杂程度,他们走过的桥,或许真的比吴畏走过的路还要多。
办公室内一时陷入沉默,空气仿佛凝结。
良久,张队长缓缓摊开双手,语气凝重地开口:“我确实没想到,这个案子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如果凶手真的实施了杀人行为,而第一现场也已经基本确定,那我实在想不通——他怎么会知道那个地方即将发生泥石流?”
“又怎么可能如此精准地将尸体安置在泥石流必经的路径上?”
“如果说是纯粹的巧合,那这个概率未免太低,低到令人难以信服。”
“可如果不是巧合,那他究竟是如何预判天灾,并利用它来达到掩盖罪行的目的?”
良久之后,张队长轻声说道:“你提出的这种可能性,理论上确实存在。”
“但在我们刑侦工作中,过于巧合的事件,往往会被视为低概率情况。”
“在案件初期,我们通常会将精力集中在更可能发生的方向上,而不是一开始就钻进小概率的迷宫。”
马局长闻言,也连连点头表示认同,神色严肃地补充道:“张队说得在理。”
“我们搞刑侦,一向注重大概率路径。对于小概率的假设,不是完全否定,而是必须审慎评估其现实可能性。”
“尤其在案件侦办初期,一旦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就容易忽略其他关键线索,甚至导致整个侦查方向出现偏差——这种教训,我们过去不是没有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