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973章 阳谋,阴谋,我全都要!

第973章 阳谋,阴谋,我全都要!(1 / 2)

然而,当他通过青衣社的渠道,向高要表达了愿意效忠的意向之后,高要的回复却再次出乎他的意料。高并不要他立刻脱离魏豹,返回南境。信中的指示清晰而冷静:暂且留任,静待时机,配合后续行动。

初看此令,蒯通有些不解。以青衣社之能,助他悄然离开魏豹控制区,并非难事。他既已失势,魏豹未必会花费大力气追索一个“无用”的谋士。但很快,他明白了高要更深层的意图。高要的目标,从来不止他蒯通一人。那位此刻不在魏都,却对魏国军政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另一颗智囊——陈平,才是高要真正想要擒获的大龙。

相较于蒯通的尴尬地位,陈平在魏豹麾下则是另一番光景。他凭借其出色的军政才能,早已站稳脚跟,虽因非宗室亲信而未能位居首脑,但实权在握,是魏豹依赖的股肱之臣,尤其在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上,魏豹对其多有倚重。

之前魏豹商议是否干预高要伐吴芮之事时,陈平恰被派往前线,协调与韩信对峙的军务,阴差阳错地错过了那场争论。若当时陈平在,以他的眼光和辩才,局势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想要策反这样一个身处高位、深受倚重且精明无比的人物,其难度远超招揽一个失意边缘的蒯通。强行接触,不仅可能失败,更会打草惊蛇,让魏豹警觉。高要需要的是一个契机,一个能离间魏豹与陈平,并能将陈平逼到不得不另寻出路的境地。而蒯通的留任,正是这盘大棋中关键的一步暗棋。

机会,很快在高要精密的布局下,若隐若现地浮出水面。

当陈平结束前线军务,风尘仆仆赶回魏都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嗅到了战略失误的气息。他立刻求见魏豹,直言其按兵不动、坐观高要吞并吴芮的策略大为不妥。

“君上!”陈平言辞恳切,分析鞭辟入里,“高要狼子野心,其志岂在区区吴芮?他若全取南郡,整合其地其民,势力必然大涨。届时我大魏与之接壤,首当其冲!当其时也,正应借吴芮求援之机,或明助,或暗图,至少要大张旗鼓,陈兵于南郡之侧。如此,高要必感侧翼威胁,至少需分兵五万以上与我军对峙。我军则可据险而守,不必真与之战,便能有效牵制其大量兵力,延缓其吞并消化之进程。若再配合楚军可能的进攻,高要四面受敌,极有可能被迫暂停兵锋,与我等和谈。此乃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略缓冲之上策也!既可保南郡为我屏障,又能消耗高要实力,何乐而不为?”

这一番分析,与当初高要、萧何、张良等人推演局势时,所担忧的“魏军侧击之患”几乎不谋而合。事实上,高要方面为了预防此种情况,早已双管齐下:一方面命韩信在魏军边境增兵示形,施加军事压力;另一方面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重礼出使魏豹,言辞恳切地“邀请”魏军共同出兵伐吴,实则行麻痹、试探之实。

魏豹性格多疑而谨慎,对高要的“好意”深怀戒心,担心这是引君入瓮的诡计。加之他身边那些被高要重金收买臣子,如大夫靳垣、内史贾胥等人,终日在其耳边吹风:

“君上圣明!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实乃上上之策!”

最新小说: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唐宋名家文集:韩愈集 地母 哑巴小向导,被七个顶级哨兵缠上了 重回七零:跟着小白脸爸进城吃软饭 七零读心,掏空家产带福宝寻夫随军 高中生必读经典(套装全7册) 大国电能 雪镇疗养院 红楼双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