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只能战术性地清了清嗓子,避重就轻地摆了摆手:“咳咳,关于陈平此人……寡人自有考量,他的能力,或许比诸位目前所见的更为……独特一些。
此事容后再详谈不迟。”他果断地将话题引回正轨,“眼下,还是先议一议,依据现有情报,诸位有何良策,能助我们达成目的?如何才能让陈平‘心甘情愿’地来投?”
他这一“拖延”,同时也意识到,如此高度评价一个尚未归附之人,当着所有核心重臣的面,确实欠妥。这无异于在陈平还未踏足己方土地时,就提前给他树了敌,拉了仇恨。若将来真把陈平挖来,恐怕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同僚审视甚至略带敌意的目光。高要心中暗忖,此事或许更适合与张良、萧何等一两人私下密议,而非如此大张旗鼓地讨论。
在场众人中,唯独二牛对此毫无所觉,依旧埋头专注于消灭眼前的包子和可口的小菜,偶尔抬头看看这个,瞅瞅那个,一脸你们聊,我听着就行的纯真。他很有自知之明,动脑筋出主意是那些文化人的事,他的职责是听令行事,冲锋陷阵。王上既然叫了他来,必定有需要用得着他的地方,他只需等着命令便是。
短暂的沉默之后,负责军情与部分外交事务的李钊率先打破了沉寂。他沉吟着开口:“王上,既然我们在魏国朝堂之内,已有眼线能够接触到魏通,并且确认了此人与陈平之间存在嫌隙,这便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不过,若按常理,通过馈赠厚礼、刻意交好陈平以引起魏豹猜忌的方式,在目前阶段恐怕难以奏效,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因此,臣以为,或可从外部环境入手,制造事端。”
“外部入手?”高要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例如,”李钊解释道,“我们可以策划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或者支持一股流寇骚扰魏境,然后巧妙运作,将陈平派往该处。届时,或设计令其兵败被俘,我们再出面‘解救’;或在其遇险时施以援手,以此恩情相挟……总之,创造一种他不得不依附于我们的局面。”
李钊的话音未落,坐在他对面的武涉便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李大人之策,虽直接,但弊端亦十分明显。”
武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冷静的分析力,“策划冲突,成本高昂,动静太大,极易引火烧身,将局部摩擦升级为两国战端。此其一。其二,即便成功,陈平是被俘来投,还是被逼来投,其心志如何?能否真心为王上效力?皆在未定之天。这与我王招揽贤才的初衷,恐怕有所背离。”
喜欢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请大家收藏: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