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应战安排(2 / 2)

金銮殿上,钱弘俶面色凝重,手中紧握着前线加急军报和那份由唐军统帅李雄派人送入边境关隘的招降诏书。

诏书言辞犀利,既陈述大唐兵威之盛,又重申李从嘉“止息兵戈,保全钱氏宗祀”的承诺。

最后则是不加掩饰的威胁:“若执迷不悟,天兵一击,玉石俱焚,届时杭州繁华,恐化焦土!”

“众卿……唐军已压境,李雄前锋已近睦州,林仁肇水师游弋江上,断我北路。其招降书在此,事急矣!当如何应对?”

钱弘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先前主张“待价而沽”、“尊奉中原”的臣子们此刻也乱了方寸。

国都杭州靠近边境。

老宰相吴程虽面色苍白,但仍强自镇定,出列道。

“主上!唐军虽众,然我吴越倚仗钱塘天险,水军亦非弱者!岂能不战而降,愧对列祖列宗?当立即遣使北上汴梁,向宋主求援!同时整军备战,据险而守!”

大将孙承佑此刻却显得更为激进,他武人出身,对军事形势判断更为直观,他急声道。

“主上!吴相之言虽有理,然远水难救近火!宋国新立,内部未稳,能否及时来援尚未可知!李雄乃沙场宿将,其麾下皆是百战精锐,自西而来,睦州、婺州一线压力巨大!”

“林仁肇、李雄等人名震江南!若待其合围杭州,万事休矣!末将愿领兵前往西线,据守桐庐、富春一线,依托地形,阻击李雄!”

另一员水军将领邵可迁也大声请命:“末将愿率水师出钱塘,与林仁肇决一死战!即便不胜,亦能挫其锐气!”

然而,文臣中如沈虎子等人,则面露忧惧:“孙将军、邵将军忠勇可嘉!然唐军势大,国力悬殊,硬拼恐非良策。李从嘉诏书中既言保全宗祀,或可……或可迁至东都,拖延时日,以待宋援?”

朝堂上再次陷入主战、主守、主和、主降的激烈争吵中,但主张抵抗的声音显然因大兵压境而占据了上风,毕竟谁也不愿轻易放弃家国基业。

钱弘俶听着臣下的争论,目光扫过那份冰冷的招降书,又仿佛能看到殿外杭州城的繁华街市和惶恐百姓。

他深知,若不战而降,他钱弘俶又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更何况而今中原气数在大宋,若是就此投靠李从嘉,二十出头的国主,未来前途未卜。

在他心底还有几分希望,不能敌军压境,就举旗投降。

李从嘉也逼得太紧了……挣扎良久,钱弘俶猛地一拍御案,做出了决断:

“孤意已决!吴越社稷,岂可轻弃?祖宗基业,焉能不战而拱手让人?”

“着令:孙承佑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即刻率精兵三万,驰援睦州,于桐庐、富春江一带凭险设防,务必挡住李雄兵锋!”

“邵可迁为水军都指挥使,加强钱塘江口及沿海巡防,严密监视林仁肇水师动向,寻机袭扰,不可使其轻易靠近!”

“同时……宰相吴程,即刻草拟国书,遣快马密使北上汴梁,向大宋皇帝呈递求救国书,陈述唇亡齿寒之理,恳请其发兵相助,共抗南唐!”

他的声音带着决绝:“孤与诸位,当与国同休戚!即刻起,全国进入战备,各州府县严加守御,务必让唐军知难而退!”

命令下达,吴越举国上下,也开始紧急运转起来。

军队调动,粮草征集,气氛空前紧张。

孙承佑领命后,即刻点齐兵马,开出杭州,向西急行军,准备在富春江流域的险要之处,迎击正滚滚东来的南唐雄师李雄部。

一场决定吴越国运乃至整个江南格局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