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梁洲鼎的具体位置(1 / 2)

望着直耸入云的老君阁,

陈卫国想起了城都旅游攻略图,里面对老君阁所在的青城山有过介绍。

青城山位于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距城都市区近七十公里。

其景区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千米 。

它是邛崃山脉的支脉,全山树木青翠、葱葱郁郁、四季常青,群峰环峙,形若城廓,故得名青城山。

并且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大夏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发祥地之一。

当然,对于名山,肯定不会缺乏神话故事。

相传轩辕黄帝曾经敕封青城山主神宁封子为“五岳丈人”。

因此青城山又叫“丈人山”。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此创立了天师道,又称正一道。

张道陵创立道教初期,因为在民间收人入道时,需缴纳五斗米,所以在民间也被称为“五斗米道”。

青城山中的众多宫殿、道观,依山而建,尽显道法自然的道家教义。

老君阁建于青城第一峰——老霄顶。

老霄顶海拔1260米 ,也是青城山的最高峰。

老君阁原名呼应亭,始建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相传,道教始祖在这里讲过道,故改名老君阁。

陈卫国看到这个阁楼的油漆,还有周边的建筑,都比较新。

想必是新近翻修不久的。

只是此塔的底座,不知道有没有过改动。

既然塔楼地面以上的部分是现代修建的。

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州鼎在里面。

梁洲鼎最可能藏身的地方就是塔基。

或者塔基周边地方了。

上次在昊天塔找到冀州鼎,也是在塔基以下的位置找到的。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就是不知道老君阁里面会不会藏有什么道教典籍。

如果有机会,他倒是想拜访一下天师教的当代掌门。

如果这老君阁没有什么典籍的话,想必掌门应该会有的。

陈卫国拾级而上,两分钟后来到了老君阁的门口。

这时候,门口的香火很是鼎盛,来老君阁烧香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不是收取梁洲鼎的时候,不过并不耽误他用精神力扫描搜索。

在旁边的售香处买了三炷香,走到老君阁大殿,给道教始祖上了香,磕了头。

这里是庙宇位置,晚上陈卫国可能会在这里动土,这香也算是给道祖赔罪了。

陈卫国像个普通游客一样,在老君阁附近转悠。

他也爬到了阁楼的鼎上去看了看青城山的远景。

在转悠的同时,精神力始终在老君阁的地面之下寻找。

同时,配合着雍州鼎和冀州鼎生发出来的感应,来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老君阁附近这种感应忽隐忽现,

并不能确定梁洲鼎的具体位置。

之前在山下的时候,他也没想起来用两个州鼎确定一下梁洲鼎的方位。

现在倒是有点犯难了。

他在雍州鼎内世界,查看到梁洲鼎的具体位置时,

老君阁这个塔楼就是最醒目的标记。

当时想当然的就认为,梁洲鼎埋身在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现在看来,事情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老君阁对自己的感应有干扰作用。

前世的时候,他并不怎么相信神神鬼鬼的东西。

现在他自己都穿越了,而且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也没有发现什么能够回去的迹象。

现在,在老君阁附近出现感应被干扰的事情,这也由不得他不相信这些了。

“今天晚上还是得再次确定一下梁洲鼎,到底在不在这个老君阁的塔基以下!”

花了小一个小时,没有什么收获。

陈卫国则随着人流下山。

同时精神力还在一遍一遍的仔细扫描着脚下,及周边的地面以下。

空气中,他的精神力能够探查到一千米之内的东西。

到了地下,直接减成了一百米。

就是说,他最多能够探查到地下一百米的距离,

再远就没有办法了。

就算是梁洲鼎在101米的位置处,陈卫国也发现不了。

一百米看着挺多,可是放在这种大面积的名山大川里,

根本就顶不了什么大用。

该找不到的的时候,照样是找不到。

陈卫国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选了一条没有走过的路继续寻找。

上山的时候,陈卫国扫描能力全开,并没有发现梁洲鼎的踪迹。

当时拿出的雍州鼎和冀州鼎 ,想要感应梁洲鼎的位置时,也是有点断断续续的感觉。

越靠近老君阁,这种断断续续的现象就越明显。

当时还没有感觉出来什么,可是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晰。

他下山是选择另一个方向。

这个时候,山上的游客也都陆陆续续的下山往回走。

山上是没有地方吃饭的。

想要吃饭,就只能下山。

很多游客,爬了这么久的山,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下山的速度明显的快了不少。

陈卫国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饿了,他就会时不时的从空间里拿出一个鸡腿,要不就是一个猪手啃着。

只是走着走,他发现跟他走一条路下山的人越来越少。

到后面,前后一两百米,都没看到和他同行的人。

这就很奇怪!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他干脆不走了,闪身进了空间之中。

静等着午夜十二点的到来。

“叮铃铃,叮铃铃……”

手机闹钟响起,十一点五十五。

唤出雍州鼎,握在手心,意识立马就出现在了雍州鼎内世界。

分钟一点点移动,凌晨十二点,很快就到了。

红色光柱出现的同时,陈卫国的意识体就冲了出去。

孰能生巧。

在迷雾中穿梭的速度又有了少许提升,这次只用了十二分钟,就看到了庞大的梁洲鼎虚影。

红色光柱的终端,就出现在虚影祭坛的位置处。

老君阁的影像再次出现在了梁洲鼎世界之内。

五百米范围的景致,不多不少。

再往外,就是无尽的迷雾,看不真切。

这次陈卫国注意到,在这个五百米的景致内,老君阁并不在图像的中心。

这就很说明问题!

上次在取冀州鼎的时候,当时的昊天塔,可是在五百米景致的中心。

陈卫国也是很顺利的根据这个“中心原则”,

很顺利的就找了冀州鼎。

这次的老君阁,却没有出现在这个五百米寻踪景致的中心位置。

当时也是时间太匆忙,没有仔细老君阁是不是在五百米景致的中心地带。

才导致了这种错误!

真是经验主义害死人。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