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李秋棠还是聊对新人的帮扶问题,闻牧野和韩佳女都是电影新人,《药神》很典型,可聊的东西也比较多。
会上一位理事长呼吁电影行业多多关注现实题材,给现实题材更多的资金,现实题材和类型化创作相结合,能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研讨会真正的干货在不对外公开的会后讨论。
有些话不能在研讨会上公开说,李秋棠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会后,他跟张局直言:“现实主义题材天然带着批判和讽刺,这里面的尺度说实话,不止是我们这些青年电影人,老导演老制片都不一定把握得准。”
私下就不说官话了,现实题材的创作难点局里不是不知道,真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当然,歌颂赞美型也属于现实主义,但说实话,不是特殊时期,上面也不怎么想要歌颂型作品,
张局抽着烟,点头承认这点:“所以才要给《药神》办研讨会,请你们过来分享经验。太过尖锐阻力太大,所以进行类型化的包装,就很有必要。”
张局压压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类型化包装后,题材的批判性就会减弱,不够尖锐,也就谈不上什么现实。但类型化包装好歹是一条可行的路,总好过冒着被毙的风险去拍吧。”
他还拿主旋律电影举例:“以前观众不喜欢看主旋律,觉得大唱赞歌很无趣,但这几年主旋律走商业类型化包装就很成功,我们的主旋律精神内核不变,用惊险刺激的视觉体验包装给观众。”
张局知道李秋棠在构思一部讲女调查记者的现实主义题材,便关心道:“你是真打算做,还是说说而已”
“真打算做,也要看能不能做出来。小案子我没兴趣,大案子我又担心拍不成。”
张局笑了:“你胆大包天的,还有你担心做不成的案子你说说,我给你参谋参谋。”
“我前阵子看到了总台记者刘微的故事,我看她调查了一个新生儿意外死亡的案子,很受启发。”
这个案子发生在09年,当时闹得很大,张局显然知道,李秋棠又说:“您觉得,津门会让我拍这个吗”
张局也没话说了,这案子明显是在揭津门卫生部门的伤疤,津门地方肯定会有意见。
拍这种题材,不是胆大胆小,或者上面有人没人的问题。
李秋棠又说:“我还想拍白银案呢,但这案子轮不到我。”
这案子居然落在路川手里,真是暴殄天物!
路川是菜,京圈是没落了,但京圈的政治人脉还在,这种案子还是在京圈内部转,李秋棠不属于那个圈子,自然接不到。
李秋棠话里的醋意张局怎么会听不出来,道:“案子这么多,你盯着人家盘里的菜干吗。”
“好案子谁都想做嘛。”李秋棠笑笑。
研讨会开了2个小时,倒是会后的讨论,几人说了好半天。
有一位电影学教授还是什么来头的专家,李秋棠此前都没见过他,他倒好,上来就批评李秋棠不应该拍科幻。
“科幻毕竟是小众,国内条件也不成熟,这么多钱拍这片子,浪费钱不说,还收不回来,不如把这些钱投给《药神》这样极具现实意义的剧情片。”
说的李秋棠摸不着头脑,道:“我拍科幻片也没耽误《药神》的进度啊。”
这么说这老教授还不乐意听了,瞪了李秋棠一眼,说他眼光浅,然后离开了。
李秋棠一脸懵,平白无故挨顿骂算怎么回事。
“算了算了,他一辈子坐在书房里搞理论,去片场的次数不超过十次,你干你自己的,别管他。”旁人劝李秋棠放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