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种骑兵的作战方式更类似弓骑兵,所以姜维想当然认为铳骑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若装备重甲,战马负担过重,难以完成快速机动。且三眼铳的装填需要双手操作,若穿戴重甲,动作迟缓,反而增加被敌军弓箭或骑兵冲击的风险。因此他希望这种骑兵只穿皮甲,,最多是前胸佩戴轻型铁甲或护心镜。
不过张苞随即指出,三眼铳射程虽然理论上有一百步,实际上五十步外命中率就极为感人了,若是想追求命中和杀伤力兼顾,最好能在三十步内发射,这个距离足够敌军弓箭手或轻骑兵与铳骑接触,没有护甲的铳骑一旦被缠上,极易遭受致命打击。
然后他还拿昔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举例,轻装弓骑兵在遭遇敌军近距离远程打击的时候往往损失惨重,就算现在大汉家大业大,铳骑这种宝贵的军事力量也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就算不穿全身甲,至少也该穿半身板甲并戴上头盔、确保能扛住一轮箭雨或短兵接触。
由于汉军控制区的山贼土匪和溃兵在过去半年中被剿得比较干净(在汉军的宣传机器下,大部分山贼和溃兵都觉得进民夫营干活一日三顿饭是很有诱惑的选择)
这样的争论最后甚至蔓延到了整个汉军有骑兵经验的将领之间,然后又衍生出了类似于“三眼铳这么宝贵的武器用来当锤子会不会影响它的精度,要不要再配上环首刀”、“既然要机动作战就得把好马配上,比如凉州金城那批新出生的大宛马已经两岁了”、“再配上几匹马运送虎蹲炮”的争论。
眼见着再吵下去没有尽头,姜维就说让后世的郎君们来评理——网友们对火器的认识肯定是比汉军更强的,问问他们有没有可以参考的例子吧。
结果网友们拿到问题后也产生了争论。
“提刀催更(李孑):这不就是关宁铁骑和龙骑兵的争论么?他们用的武器既然是三眼铳,就参考关宁铁骑的配置呗,好马、重甲、马刀、长矛、铁甲、盾牌,既能远程打击敌人,也能在近战中占据优势。”
“希儿会保护好大家的(杨易晓):我觉得不太行,主要是姜维那意思明显是把这只骑兵当成辅助部队使用的,袁崇焕当年打造的关宁铁骑是王牌部队,花销极大,按照关宁铁骑配置的话这支部队死一个人都能把姜维心疼坏了,别说打侧面机动了,当成主力部队用都得慎重。龙骑兵虽然是精锐,不过训练成本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就算有损失也不会伤筋动骨,随时可以再拉出一支来,更符合快速反应部队的性质。”
“七秒半的记忆(张越):没准伯约将军不在乎这些,毕竟历史上他也爱冒险,斩获过万和损失过万都搞过,按汉军现在的家底,没准他真组建一支关宁铁骑出来就敢带着这支队伍在战场上直插敌人中军。”
“我奶常山赵子龙(赵星):然后赌这一击功成名就还是伤筋动骨是吧,什么地狱笑话,你再这样说我敬爱的师兄,我就要用我的靴子踢你的屁股了。“
最后还是朱小靓表示你们这些家伙都是纸上谈兵,不如我们帮汉军多弄点物资让他们自己去试吧,赵星你个瓜皮赶紧帮伯约弄点铁弹丸,铅弹也行,还有冲击骑兵的枪头——木枪还是有局限性的,上次汉军的冲击骑兵把魏军的骁骑营的一些士兵怼下马后对方没死,然后在战场上哀嚎半天,最后被马踩死了,这太不人道了,还是给他们个痛快的吧。
于是赵星就开始一边让厂子生产那些可以支援的物资一边让姜维自己去摸索,顺带一提他本人是龙骑兵派,结果姜维就以“郎君们说轻甲好”为大旗开始尝试建立轻甲铳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