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朱标的成色(2 / 2)

这回略带些“逼迫”的发问,也算是常升对于自家姐夫的一次摸底。

望着神态逐步缓和,甚至恢复了些慵懒的模样,靠在椅背上的常升,似乎是感受到了常升对于他这番安排的认同,朱标的表述也越发的从容了起来。

“这三五年,朝廷宜稳宜静。”

“待到物力储备充裕,南境的田亩清丈,朝野的吏治,税制改革,南境百姓北迁的调度等等,都不再是问题。”

“但同时,随着政令的通达地方建设朝廷税收的恢复,朝野各地的官员也将把自己的影响力深植在各方。”

“届时,最终的问题又将回归到朝廷。”

“亦或者说,朝廷官员的党争。”

当朱标一字一句地将党争二字吐出,常升轻吐一口气,再一次为古人的智慧所赞叹。

现代社会也好,封建王朝也罢。

所有的问题回归根源就是人的问题。

无论是下层的百姓需要吃饱饭还是中间的知识分子需要往上爬,亦或者上层建筑的权力纷争,战队,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的斗争。

其他所谓的天灾人祸,战争饥荒。

都不过是这场斗争的衍生或是附属品。

他眨了眨眼,又夹杂着几分考效及引导般的提问:“姐夫所言,与我基本不谋而合。”

“然而,姐夫打算如何解决朝堂平衡,将党争迎向合理的竞争,而非互相勾结,攀污,媚上欺下,而最终闭塞圣听。”

众所周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但想要在朝堂上形成稳定的铁三角,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扶持底层出身的读书人登堂入室。

一旦他们没法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或是后来的皇帝立不起来,无法继续扶持,淮西党也好,浙东党也罢,最终都会默契的联合起来将这个挤占他们政治空间的后来者踢出朝堂。

其次,朝堂需要的是制衡。

如今的大明是封建王朝,而非后世,这里没有人高呼人民万岁,常升的这一系列动作固然提升了底层百姓的生存条件,却也为老朱家巩固了民心,开辟了朝堂均衡的新赛道。

所以不论是朱标,亦或是老朱都没有反对。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从底层出身的百姓就可以直接替代了朝堂上的淮西党及浙东党。

出生不同的人,眼界终究不一样。

立场自然也不尽相同。

纵然是最理想的情况,这些出身底层的百姓入朝为官之后都没有背叛自己的阶级,做了为民请命的好官,朝堂上也永远不会全是好官。

他们可以成为朝廷及百姓间的桥梁,替大明上下,干好最苦最累的安抚民生的工作。

但是如何制定国策,税收?如何远郊进攻?如何治理异族,这种内功,是底层百姓不历经几代学习积累永远无法具备的。

其三。

淮西党是皇权最坚实的拥簇。

大明以武立国,纵然老朱已经在盘算着如何用皇嗣来收拢这些骄兵悍将手中的兵权,但如今的皇子们就能直接代替这些优秀的将领为国出征了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有个别两位天赋异禀。

老朱也不可能,更不允许将自己的皇子当作战场上可以牺牲的“炮灰”。

这就是在打他老朱家的脸。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