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特训,李坦兄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在苏晴的耐心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语文课本上的儿歌和小故事,仔细辨认着每个汉字的形状、读音和含义。算术课本上的乘法口诀,他们反复背诵,通过实际的数学问题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坦兄妹两人对课本的内容越来越熟悉,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流畅自如。他们能够准确地读出每一个汉字,快速地进行算术运算。终于,两人熟练掌握了课本的内容。苏晴看着他们的进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苏晴白天教李坦兄妹,晚上就教杜浩然和杜小宝,还有她的几个小弟孙耀威等人。当苏晴把课本拿来给杜浩然几人过目时,几人翻看着语文课本的拼音时,不由皱眉,他们读了有十几年的书了,竟然看不懂苏晴写的这些符号。苏晴耐心地讲解起来,从拼音的发音规则,到如何借助拼音认识汉字,逐一细致地说明。经过苏晴的讲解,他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由惊叹,世间居然有此等巧妙的方法。
当他们打开算术课本时,里面的符号更是让他俩如坠云里雾里。那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以及独特的计算方法,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苏晴再次耐心地讲解,从符号的含义到具体的运算步骤,通过实际的例子让他们理解。经过苏晴的讲解,二人觉得是大开眼界。原来这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计算方法,能让计算变得如此轻松快捷。
杜浩然秉持着不懂就问的态度,严谨治学。孙耀威几人更是激动得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不停地问这问那。杜浩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心中对苏晴的身份越发怀疑。他越发确定了此人不是真正的苏晴,毕竟这样的才学和教学方法绝非那个他所熟悉的苏晴所能拥有的。
杜浩然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着实惊人,苏晴仅仅讲解一遍,他便能够完全理解,并且迅速举一反三。苏晴看着杜浩然的表现,心中满是惊叹,不由感叹道:“没想到自己这便宜相公竟然还是个妥妥的学霸。”
孙耀威虽然学习底子薄,然而他却聪明伶俐,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望。在学习课本内容时,他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孙耀威的几个小弟也不甘落后,他们在孙耀威的带领和激励下,同样纷纷掌握了课本内容。
杜小宝也被这种轻松的识字和算术方法吸引,这可比他们书院的夫子教的容易多了,于是他把拼音都标在他的书本上,运用新的算术方法,练习老师布置的作业。
直到有一天,夫子发现这小宝最近的进步非常之大,当拿起杜小宝的课本时,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奇怪的符号,通过了解后才发现了汉语拼音和新的算术法,经过杜小宝的讲解,青藤书院里象是炸开了锅,夫子一个一个的来找他,书院的山长也来对他进行考较。
杜小宝毫不怯场,对山长的问题对答如流。一时之间,杜小宝风头无二,成为了书院里的焦点人物。其他小伙伴们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他们围在杜小宝身边,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各种关于汉语拼音和新算术法的问题。
本来以为拼音和算术方法是杜小宝的父亲杜浩然所创造,毕竟他是读书人,在众人的认知中,也只有读过书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如此新奇有效的学习方法。然而,当得知竟是杜小宝的娘,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妇人创造出这些时,学院里的夫子们不由产生出深深的挫败感。
夫子们看着杜小宝课本上那些奇妙的符号和新颖的算术方法,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意识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更加开放地接纳新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