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曾对玻璃厂进行过审计,得知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她清楚需将这些原料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再进行高温加热使其融化。然而,对于融化后的玻璃如何成型这一具体工艺流程,她却一无所知。
这使得苏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她开始思索如何去探索并掌握玻璃的成型工艺,以便能够顺利地开展玻璃的研发与生产工作。
于是,苏晴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研发狂人张小虎的身影。张小虎对研究有着几近痴迷的热爱,一旦全身心投入其中,常常会废寝忘食。苏晴找到张小虎,对他说道:“你一直以来都热衷于捣鼓各类东西。如今有一种材料叫做玻璃,其应用极为广泛,我们一起将它研究出来吧。” 接着,苏晴详尽地向张小虎介绍了玻璃的相关情况。
张小虎聚精会神地仔细聆听着。这段时间以来,张小虎与苏晴共同经历了诸多事情。他们先是研发了水泥和混凝土,接着又致力于橡胶及橡胶制品的研发,还包括自行车以及自行车配件等等。这些成果无一不是在苏晴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步完成的。
如今,苏晴再次提出要研发琉璃,张小虎听闻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暗自思忖:难道又要有震撼世人的东西要出现了吗?真是太期待了。
听完苏晴的讲解,张小虎满怀热忱,迅速行动起来。他在镇子外面仔细地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沙场。紧接着,他便迫不及待地在那里开始进行实验。
一开始,实验进展得并不顺利,张小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研究的执着,不断地调整实验方法和原料比例。
经过漫长的努力和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张小虎成功烧制出了第一件琉璃制品 —— 一个玻璃球。那个玻璃球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张小虎信心大增,接着他又继续努力,成功制作出了琉璃杯。琉璃杯造型精美,杯壁光滑细腻,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色彩。
这段时间,苏武一直跟着张小虎学习制作玻璃。他学习得非常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玻璃的所有制作流程。
苏晴在盘龙开发区租了一处厂房,购置了生产玻璃用的设备。招了十几个工人,一切准备停当,苏晴取名福运的玻璃厂开业了。
福运玻璃厂开业这天,现场热闹非凡。楚云轩即便事务繁忙,也抽出时间前来祝贺。李富贵带着李坦和李秀英一同前来,孙耀威领着他的几个小弟以及他的父亲孙有福也来到了现场。苏晴给他们每个人都送了一盏玻璃杯。众人只见那玻璃杯晶莹剔透,精美绝伦,都小心翼翼地将杯子收好,纷纷感叹苏晴的慷慨大方。
苏晴娘家人也悉数到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苏武站在厂房中,他看着崭新的设备和忙碌着的工人们,脸上满是笑容。
随着福运玻璃厂的盛大开业,苏晴的商业版图再度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