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那根稻草 > 第1280章 嘉陵江疑似似人工开凿?三座大山如何劈开?

第1280章 嘉陵江疑似似人工开凿?三座大山如何劈开?(2 / 2)

这一地质过程导致区域内河流侵蚀作用显着增强,进而形成众多深切的峡谷地貌。

据地质学研究推断,这一系列地质演变主要发生于新生代晚期的地质时期,具体时间跨度可追溯至新近纪至第四纪之间,大约在200万年前开始。

从地质演变的角度来看,嘉陵江的流向完全符合"水往低处流"的基本规律。

这一现象的形成关键在于: 河流与山脉出现的时间顺序。

在现今所见的山脉形成之前,嘉陵江就已经存在了,这使得它能够持续冲刷并最终“切割”开后来隆起的山体。

历经数万年的奔腾不息,嘉陵江见证了地壳抬升过程对山脉格局的塑造。

通过持续的切割与侵蚀作用,这条河流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流向特征。

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嘉陵江的形成与演变完全源于自然力量,是地球数百万年地质运动造就的天然杰作。

与嘉陵江的情况相似,当然还有另一条河流也被质疑为人工开凿的产物。

在重庆市奉节县境内,靠近瞿塘峡入口处,作为1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夔门,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并非天然形成的地貌。

《夔门》作为沟通四川盆地与长江三峡的关键通道,其地理特征极为显着。

此处峡谷异常狭窄,两岸峭壁陡立,整体宽度仅约百米,而最狭窄区域甚至缩减至50米左右。

江水流速极其迅猛,其地貌特征仿佛经过人工切割,呈现出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点和嘉陵江基本相同。

在民间传说中,流传着"大禹凿夔门,泄巴蜀之海,成天府之国"这一说法。

这一传说讲述了大禹通过开凿夔门,将巴蜀地区的积水排出,最终使这片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

这种说法其实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大禹治水功绩的崇敬与传颂,同时也体现了巴蜀地区地理环境变迁的民间记忆。

除了河流的见证。

还有一点可看出,嘉陵江存在的久远见证。

在嘉陵江中游(南充),位于嘉陵区李渡镇羊口村9组。

在这里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这里分布大量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陶片、明清时期的瓦片和陶瓷片,中部田埂断面上距地表30—50厘米暴露有多处明清时期建筑基址。

在遗址采集的标本有打击石片、夹粗砂褐陶罐、夹砂黑陶盆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夹砂红褐陶绳纹陶罐、釜等商周时期遗物,灰陶盆、罐等西汉遗物和明清时期的陶瓷片等。

因此考古研究人员确定,羊口街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为主,距今约5000年。

资料查到这里,我知道对于南充嘉陵江横穿三大山脉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的原因已完全明了。

至于别的信息量太大,就暂且不研究了。

没想到,我们如今看到的嘉陵江竟然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期。

如今南充也不简单的只是一座城,它是拥有久远历史的一座遗址地区。

查到现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3:30。

曾经因为工作不懂的事情,我也是熬到深夜查资料,最后弄明白了。

这次是研究南充。

突然好困,去喝杯水,快睡吧!

喝水后回来,又扒拉扒拉朋友圈。

早上起来,手机屏幕还亮着……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