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公主要发作,清瞳赶紧打圆场:“不如设个‘粉丝商城’?专门给贵女们带货?”
“唐朝”太平公主:本公主要当群红!
未时骤雨,粉丝活动移师椒房殿。谁料竟演变成大型应援现场——卫子夫被迫带领嫔妃练习“陛下万岁”打call手势,老臣们为争“粉丝头子”称号差点打起来,最绝的是刘彻,居然在偏殿开设“御前粉丝培训”。
“众卿要掌握应援节奏,”他举着玉如意示范,“喊‘大汉威武’时举左手,‘陛下圣明’时举右手...”
看着被带偏的文武百官,终于理解什么叫“偶像养成”。
“秦朝”嬴政:朕的粉丝该喊什么?一统江湖?
申时出现戏剧性一幕。匈奴使臣前来讨要粉丝群名额,刘彻大手一挥:“给单于设个特别关注,但不准他偷菜!”
张汤连夜修订《外宾粉丝管理办法》,第一条就是“胡粉妄议朝政者,逐出群聊并断贸易”。
看着欢天喜地领走“特别关注”令牌的匈奴使臣,突然想起重要问题:“陛下,粉丝群能跨国运营吗?”
刘彻眨眨眼:“朕已传令西域,凡汉粉胡商,关税再减一成。”
“汉朝”张骞:臣的西域粉丝群已建好!
暮色降临时,未央宫陷入疯狂的粉丝互动。太尉用三千粉丝值换了“御前陪猎”,丞相用五千粉丝值换了“赐坐议政”,最离谱的是某个小黄门——攒了三百粉丝值非要换“陛下点赞”。
刘彻看着跪满大殿的官员,突然问清瞳:“爱卿,你家乡的粉丝,也这般...”
清瞳望着为抢“陛下翻牌”权益快要打起来的老臣们,委婉道:“我们那儿最多换个签名照。”
“宋朝”苏轼:粉丝能不能换东坡肉?
华灯初上时,刘彻在堆积如山的粉丝竹简中找到清瞳:“爱卿,此法虽好,却有一处不妥。”
清瞳心里咯噔一声:“请陛下指教。”
他指着群聊记录某个名字:“为何淮南王每日发三十条‘陛下圣明’?”
清瞳望着记录里清一色的歌功颂德,轻声道:“因为真正的粉丝,不在吹捧多少,而在真话几何。”
他怔了怔,忽然抽走我手中的群规:“那便传旨,所有粉丝群增设‘直言专区’,说得好的赏,说得妙的升。”
夜风掠过宫灯,将他的话语吹散在渐起的笙歌中。清瞳望着穿梭忙碌的宫人,想起明日还要讲解“用户画像”,突然觉得手里的粉丝令牌重逾千斤。
“明朝”朱由校:朕的木工粉丝群该扩建了
子时离宫,守门羽林郎塞来一包果干:“清瞳姑娘,这是咱们粉丝群刚发的福利...”
我嚼着酸甜的果干,想起刘彻最后那句“明日试试那用户画像”,脚下一滑跌坐在宫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