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他们坐在老橡树的阴凉下享用午餐。山羊伯伯不仅分享了自制的奶酪和面包,还讲述了果园的故事——每棵树什么时候种下,经历过哪些风雨,结出过怎样的果实。
“这棵老苹果树,”山羊伯伯指着不远处一棵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的树说,“是我爷爷种下的,已经一百多岁了。它经历过干旱、冰雹,甚至被闪电劈中过一次,但每年依然顽强地结果。”
聪聪仰头看着那棵饱经风霜却依然生机勃勃的老树,突然对果园有了不一样的感情。这里不只是一片果树林,而是承载着记忆和生命的家园。
下午的工作是聪聪最期待的——采摘树上的果实。山羊伯伯教他如何判断水果是否成熟,如何温柔地扭转果柄而不伤及树枝,如何使用特制的采摘袋。
“每个果实都是树木的宝贝,我们要像对待小宝宝一样对待它们。”山羊伯伯说。
聪聪学得很认真,但还是在摘一串葡萄时不小心扯断了一根藤枝。他内疚地看着伤口,几乎要哭出来。
“没关系,孩子。”山羊伯伯并没有责备他,而是从口袋里掏出特制的树胶,小心地涂在伤口上,“树木有自我愈合的能力,我们只需要帮它一把。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
更让聪聪惊讶的是,山羊伯伯接着讲述了每个果实的独特价值:有些形状不规整的果子最甜;有些被小鸟啄过的果子反而有特别的风味;就连有虫眼的果子也能用来酿造特别的果醋。
“大自然里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山羊伯伯说。
夕阳西下时,果园的主要工作都完成了。山羊伯伯和聪聪坐在堆满丰收果实的仓库前,享受着劳动后的休息时刻。山羊伯伯泡了一壶薄荷茶,切了一盘刚采摘的水果。
“今天谢谢你,聪聪。你帮了大忙。”山羊伯伯真诚地说。
聪聪心里暖洋洋的,他第一次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这么好。他想起自己早上还觉得捡落果的工作太低等,现在却明白了每项工作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山羊伯伯,我今天学到了好多东西。不只是怎么打理果园,还有...”聪聪努力寻找合适的词语,“还有怎么看待事物。”
山羊伯伯微笑着点点头:“说说看,孩子。”
聪聪组织着思绪:“我学会了耐心——草莓丛中的野草不能急着一把拔掉;学会了细致——每个果实都有不同的成熟度;还学会了...接纳不完美。”
老山羊欣慰地拍了拍聪聪的肩膀:“你很会学习,孩子。打理果园不只是照顾植物,更是培育品格。”
当聪聪带着山羊伯伯送的满满一篮水果回家时,夕阳给他的背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熊妈妈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儿子被晒红但充满成就感的笑脸,她立刻知道这一天对聪聪意味着什么。
晚餐时,聪聪兴奋地讲述着一天的见闻,特别是山羊伯伯关于“不完美的果实也有价值”的见解。
熊妈妈若有所思:“就像我有时候太在意你画得像不像,而忘了欣赏你画中的想象力,对吗?”
聪聪惊讶地看着妈妈,然后用力点头。
那天晚上,入睡前,聪聪在日记本上画了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树下是一只小熊和一位长胡子山羊。他在旁边写道:“每个果实都有它的价值,就像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光芒。”
窗外,月亮升上中天,银辉洒在安静的榛子村上,也洒在山羊伯伯的果园里,那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果实都在夜风中轻轻呼吸,准备迎接崭新的明天。
聪聪知道,明天他还会去果园,因为山羊伯伯答应教他如何修剪果树枝——又是一项需要知识和技巧的工作。但此刻,他更期待的是在劳动中体会到的那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它们就像种子一样,已经在他心中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