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嬿婉尽心尽力地伺候着永璋,将他送往尚书房后,便独自踏上返回钟粹宫的路途。途经御花园时,恰巧遇上了皇上的銮驾。她连忙恭敬地行礼,轻声说道:“奴婢给皇上请安!”
皇上目光一扫,只见卫嬿婉长得清秀可人,眉眼间竟有几分神似年轻时的如懿,不禁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你是纯妃宫里伺候永璋的吧?”
卫嬿婉开心道:“是的,奴婢正是伺候三阿哥的。皇上真是好记性!奴婢刚送了三阿哥去尚书房,路过御花园正准备走回钟粹宫,并非有意在此打扰皇上。”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三阿哥还年幼,如今也去尚书房读书了,真是不错。”
卫嬿婉谦逊地回应:“我们娘娘说了,皇上您看重皇子的学业。平时都是大阿哥教三阿哥认字,奴婢虽然伺候三阿哥,但才识不佳,没办法教三阿哥学业。”
皇上好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卫嬿婉答道:“奴婢名叫嬿婉。”
皇上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嬿婉,这个名字极好!南朝的沈约在《丽人赋》中曾说,‘亭亭似月,嬿婉如春’。”
卫嬿婉羞涩地低下头,轻声说道:“皇上的诗念得真好听,只是……奴婢不懂得其中的深意。”
皇上笑道:“你不必懂得,只需知道这是赞美的话便足够了。”接着,他又问,“对了,你姓什么?”
卫嬿婉答道:“奴婢姓卫,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出身。”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卫氏这个姓氏,确实不算高贵。但出身上三旗,身份也不算低。”
卫嬿婉声音中带着一丝怯意,低声说道:“奴婢是正黄旗包衣出身,可阿玛走得早,家中又没有争气的兄弟,实在算不上什么好门第。”
皇上听了,语气中充满了鼓励:“门第的高低,不是靠父母留下来的,而是靠自己争来的。你要有信心,自己去争一副好门第。”
卫嬿婉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怯声问道:“奴婢真的可以吗?”
皇上若有深意说道:“那是自然。朕还记得有句话说,‘欢愉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远处,海兰正躲在树下,偷听着卫嬿婉和皇上的对话。她嘴角微抬,不屑地冷笑道:“看来宫里要出第二个阿箬了!”
卫嬿婉听了皇上的话,心里不禁斟酌起来。凌云彻,那个与她有着青梅竹马之情的男子,固然让她心动。但他进宫多年,也只是个冷宫侍卫,前途渺茫。若是他们俩在一起,便要一辈子为奴为婢,再无翻身之路了。
卫嬿婉心里暗暗决定,就是再舍不得,也得舍得了。自己一辈子为奴不怕,但是不能让额娘和弟弟也跟着一辈子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