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公摇头拒绝,“你有差事,这两日宫里就会有消息。好好做,不可懈怠。”
这话一出,众人都歇了言语。
郑明义望了曹国公一眼,知道这事已经板上钉钉,起身双手一揖。
“是,父亲,儿子遵命。”
郑明义的官职不会高,曹国公又专门向皇帝提了,给小儿子求一个事情多又杂的差使。可接到让郑明义去工部营缮所,任所副的任命时,还是有些出乎曹国公意料。
他以为,皇帝会将郑明义放到上林苑监之类的地方。不过工部,倒的确是差事繁杂琐碎的部门,只是油水多些。
郑明义对自己出任正八品的所副一事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很是期待。关于郑明义的身世,曹国公一直避而不谈,对他和另外两个儿子也没什么不同。在府里,郑明义也和两个哥哥一般,该有的待遇都有,其他家人待他虽不甚热络也客气有礼。
这样的日子,郑明义有些喜欢。如果不是西吉和锦山时不时传来消息,郑明义甚至希望自己真的就只是郑明义,是曹国公府三老爷。
——————
国子监今日闹出了一桩大事。
一名监生被人告发,每月有半旬都缺席,一年十二次测验总共才得三分,居然还能顺利拿到监照,如今还有了入朝历事的机会。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步入仕途、为官理政?
消息一传开,便引起哗然。短短几日,京中大街小巷甚至有孩童传唱起一首歌谣:
国子监里听讲
月半缺席无妨
三分监照开仕路
自此金银满路扬
事情传到御史耳中,当即在朝会上弹劾此事。
龙椅上的皇帝听后眉头紧锁,国子监素来是科举之外培养官员的重地。如果歌谣所述属实,他的朝堂上究竟藏了多少草包与蠹虫?
国子监祭酒原本是曹国公,但他几年前年就奏请辞官归乡。彼时皇帝虽未准,却体谅其身兼数职操劳,将国子监祭酒一职为其保留,实则另派他人代任,只留下他的大都督之位。未料这才几年光景,国子监便出了如此丑闻。
御史弹劾后,吏部尚书便觉大事不妙,抬眼偷偷瞄了皇帝一眼,见龙颜阴沉,立刻跪地请罪。国子监祭酒更是早在御史开口之时便已跪倒,不住求饶。
当日早朝,皇帝震怒,下令都察院彻查,并特派郑言恭协同都察院共同审理此案。
郑言恭原本以为皇帝会将此案交予吏科给事中处理,未料竟落到自己头上,倒正合他们的计划。
案情虽棘手,牵涉官员也不少,但近期朝廷无大事,众人目光尽集于此,案子在层层查办下很快有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