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看见爷爷独自蹲在厨房角落,端着一个碗,用筷子极其专注地在挑着什么。
他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差点吐出来——那碗腌咸菜里,竟然生了许多白色的蛆虫,在里面缓缓蠕动。而他的爷爷,正耐心地、一条一条地将那些蛆虫挑出来扔掉。
看到他过来,爷爷还抬起头:“挑干净了……还能吃……不能浪费啊……”
那时小,不懂事,只觉得恶心。
现在回想起来,那股酸楚几乎要让他落泪。
那是怎样一种艰难岁月下的节俭与无奈!
可惜,爷爷没能等到苦尽甘来的这一天,因为脑溢血早早离开了人世,没能亲眼看到周家如今的光景,没能享受到孙子带来的福气。
“爷爷,咱们家现在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了,您在那边,放心吧。”周辰在心里默默说道。
上完香,老太太又在旁边絮絮叨叨起来:“老头子啊,你走得早,没福气哟!你是没看见,咱们辰子现在多有本事!给咱周家争了大光了!”
她转而对着周辰说:“你爷爷啊,一辈子就喜欢小子,重男孙。他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出息,不光自己发家了,还给族里续了谱,光宗耀祖,他怕是做梦都能笑醒,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哩!”
周辰压下心头的酸涩,笑着扶住阿嫲的肩膀:“阿嫲,香上完了,爷爷肯定都知道了。他现在啊,指定在那边偷着乐呢。所以您啊,更得保重好身体,替爷爷多享享福,多看看咱们周家更好的日子。”
老太太嗔怪地看了孙子一眼,语气里却带着藏不住的满足:“都这把老骨头了,还谈什么保养不保养的。你三天两头给我买的那些奶粉、麦乳精、枸杞红枣,我都按时吃着呢!村里那些老姐妹见了,哪个不夸我气色好,说我有福气?我啊,知足得很!”
“知足就好!那您歇着,我真得回去了。”周辰这才放心地离开。
回到自己家,周辰立刻投入到“奶爸”的角色中。
先是给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冲好奶粉,看着他们满足地吮吸,然后又把换下来的尿布拿到井边,打上肥皂仔细搓洗干净。忙完这些,他又系上围裙,手脚麻利地做好了午饭,特意给苏桃桃炖了滋补的汤,端到床边。
夫妻俩一边吃饭,周辰一边把阿嫲头疼的事和自己的想法说了:“桃桃,今天去看阿嫲,她说头有点疼。我寻思着,不能大意。明天我正好要去早市看看摊位的情况,想顺便带阿嫲去市里医院检查一下。咱们在市里那屋子也好久没去人了,估计积了不少灰,正好也去打扫一下。你觉得呢?”
苏桃桃闻言立刻放下勺子,正色道:“这是正事!老人家身体不舒服,可千万不能拖。你明天就去,家里有我呢,不用担心。梦莹也常来搭把手,没事的。”
得到妻子的支持,周辰心里更踏实了:“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周辰早早收拾停当,来到后院。老太太刚吃完早饭,一听周辰真要带她去市里医院,脸立刻拉了下来,连连摆手:“不去不去!都说了我没事!去那地方干啥?净浪费钱!我这就是年纪大了,有点头疼脑热不是很正常?”
周辰这次可不依她了,态度坚决又带着点“强硬”的撒娇:“阿嫲,您就别犟了!摩托车我都推到门口了!您要是不去,我今天啥也干不成,就在这儿耗着。您就心疼心疼孙子,陪我走一趟,就当是去市里逛逛,散散心,行不?检查完了,没事咱们就回来,我也好放心。”
他好说歹说,连哄带“骗”,老太太终究是心疼孙子,怕真耽误他的正事,这才勉勉强强、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周辰小心翼翼地把阿嫲扶上摩托车的后座,让她坐稳抓牢,然后才慢慢启动。出了家门,他没骑多快,老太太却在后面拍了拍他的背:“辰子,慢点骑,不着急。”
周辰以为阿嫲是怕颠簸,便放慢了速度。等车子骑到村里主干道时,看到几个早起坐在大树下闲聊的老太太,他忽然明白阿嫲的用意了。
只见他阿嫲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堆起笑容,朝着那几个老姐妹用力挥手,声音洪亮地打招呼:“哎!老姐姐们,吃了没?这么大早就在这儿唠上啦?”
那几个老太太也看到了他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周家老太太,你这是去哪儿啊?你家二小子带你出门啊?”
周辰刚想回答是去医院,他阿嫲已经抢先一步,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得意说道:“可不是嘛!我乖孙非要带我去市里逛逛,说我前段时间念叨头疼,非得拉我去大医院瞧瞧,说是检查检查他才安心!我说不用不用,他非不听!这孩子,就是太操心!”
这话一出,那几个老太太脸上立刻露出了羡慕的神色,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哎哟!你可真是好福气啊!孙子这么孝顺!”
“就是!我家那几个,不气我就算好的了!”
“周辰这孩子,真是没得说,能干又孝顺!”
还有老太太看着自己手里正在修补的渔网,再看看周辰阿嫲那双因为周辰不让干活而保养得相对干净的手,更是感慨万千。
周辰看着阿嫲那满脸的骄傲和幸福,心里觉得又好笑又温暖。
他故意放慢车速,绕着小路多走了一段,让阿嫲心满意足地“炫耀”了个够,这才载着她驶向码头。
今天他搭的是周雄的便船。到了市里码头,周辰先带着阿嫲直奔市医院。
这里的护士他也认识,算是有点头绪,便拜托对方帮忙指引,先给阿嫲挂上号,安排做一些基础的检查。
安顿好阿嫲,周辰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早市。
如今的早市,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简陋的临时摊点,而是形成了规模、管理有序的正规市场。
人流如织,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周辰简单巡视了一圈,了解了一下近况。
这个早市的成功,甚至带动了市里对个体经济的重视,据说原先那个“黑市”也在逐步规范化。
他当初买下的这几个摊位,如今价值早已翻了好几番,光是租金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