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听后,又补充道:“爷爷,还有一个事情。
就是这玉米,我听三妮说,一年能种两季,现在这个时候也能种植。
到时候,您跟圣上多要些肥沃的地,多种一点下去。
等收获了,还可以做成饼,能保存很长时间都不坏,正好可以做成军粮。”
沈尚书在一旁听着,不由的大声说道:“你爹我,今天在朝堂上还被催着要军粮呢。
可你看国库里,哪有那么多钱呀?现在又还没到秋收的时候。
不过,要是这个亩产千斤的粮食种下去了,那冬天的军衣、官员的俸禄,可就有着落了。”
沈砚舟听后,说道:“爹,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怀临县的盐池,现在已经能产出细盐了。
虽然价格定得低一些,但靠着量多,换些军粮还是不成问题的。
还有,我们在怀临县办了一个纸坊,第一批货已经拉过来了一点,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到钱。
到时候挣到钱了,就借给太子,让他上交国库。”
沈尚书听后,心里那叫一个高兴,没想到儿子才去怀临县没多长时间。
竟然办成了这么多的大事,每一件可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要事。
随后又想到那个丫头,还是充满好奇的,不由得问道:“泊远啊,你说这丫头是未来人。
那这未来,还有其他什么新奇的东西呀?能不能跟爹说详细一点?”
沈砚舟一听,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道:“爹,这时间不早了。
估摸着厨房的菜也该做好了。
我跟她接触这段时间了解的东西,还不是很多,下次问了,再跟您细说。”
沈相在一旁,也对未来具体的样子十分好奇,听孙子这么说。
便笑着说道:“行,那下次也得跟爷爷好好讲讲。”
随后,几人依次走入了密室。
将门小心关上后,沈砚舟仔细地将墙边的花盆又移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才转身,朝着正厅走去。
……
厨房内,黄雨梦看着眼前相府的灶房,心中暗暗惊叹:这规模,跟云贵楼的后厨都差不多了。
一排8个灶整齐排列着,靠里的三个灶上面都放着蒸笼,笼屉缝隙间还冒出丝丝白气。
旁边几口大铁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炖着菜,浓郁的肉味扑鼻而来。
身后,还立着两张小灶。
黄二虎站在一旁,眼睛看着周围,笑着说:“三妹,这个灶房真大呀!
你看那台面上,摆的都是菜,光看着,二哥我这肚子就咕咕叫,饿了。”
黄雨梦一听二哥饿了,转念一想,这又不是在自己家,吃饭估计还得等一会儿。
忽然,她想起自己带来的玉米,对呀,玉米可以烤点出来吃啊。
想到这里,她看向旁边的沈风玲,笑着说道:“风玲姐,这吃饭还有一会呢。
这玉米的话,还可以放在锅底下烤着吃,你要不也试试?”
沈风玲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赶忙点头,语气带着期待:“我要吃,雨梦妹妹。”
黄雨梦笑着点头。
目光扫过忙碌的众人,正想问问玉米被放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