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开发并广泛应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苏铭的第三根手指竖起,“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单靠人脑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最优判断。”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数据,为指挥官提供多种行动方案及其可能的后果预估,极大地提升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整合‘多源情报数据’,形成统一的战场全景图。”
苏铭伸出第四根手指,语气越发自信,
“战场信息来源多样,有天基的、空基的、陆基的、海基的,甚至还有单兵传感器传回的。”
“网络中心战的核心之一,就是能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情报数据高效融合,生成一幅动态的、共享的、对所有授权用户透明的战场全景图,让‘战争迷雾’无所遁形。”
“第五,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强化‘电子战压制与反压制’能力。”
苏铭伸出了第五根手指,目光炯炯,
“既然是网络中心战,那信息系统就是其命脉。”
“因此,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既能有效瘫痪敌方的信息获取、传输和指挥体系,又能保护己方的信息网络免遭干扰和攻击。”
“这是确保网络中心战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
一口气说完五个要素,苏铭感觉神清气爽。
大脑中“高级战术指挥”的知识储备,就像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痛快!
教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同学都张大了嘴巴,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苏铭。
这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而且……听起来好特么专业啊!
就算知道苏铭厉害,秦晓和孟德这两个学霸此刻还是愣住了。
跟苏铭这一比,他们的回答简直就是幼儿园水平对上了博士论文。
李建国老师也彻底愣住了。
他盯着苏铭,足足看了好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都带着颤抖:
“苏铭同学,你说的这五点几乎涵盖了网络中心战的所有核心要素!”
“而且分析得非常透彻,逻辑关系也阐述得非常清晰。”
“你是不是提前阅读过相关的专业文献或者研究报告?”
也难怪李建国老师会这么问。
苏铭刚才那番话,别说是军校学员了。
就算是专门研究这个方向的研究生,也未必能总结得这么全面和精准。
“报告老师,”苏铭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没有提前看什么文献。”
“主要还是结合了课堂上您讲授的内容,加上一点点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与此同时——
“叮!“初探网络中心战”任务完成!”
“任务评价:完美!”
“奖励:30万内卷值已到账!”
“当前内卷值余额:1,650,000点。”
来了!
苏铭心中一阵狂喜!
一百六十五万!
哈哈哈哈,买完那个八十万的“战场信息融合”技能,还能剩下八十五万!
余粮瞬间又充裕起来了!
安全感,爆棚!
心情大好的苏铭,决定再接再厉,给李老师和同学们再“科普”一下。
“老师,关于网络中心战,我个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