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细雨如丝,苏小小站在\"苏记小厨\"的匾额下,看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挂上最后一片鎏金铜瓦。匾额是李明轩特意请省城的老字号匠人打造的,\"苏记\"二字用的是她最爱的瘦金体,笔锋间透着灵动与坚韧。她轻轻抚摸着匾额边缘的缠枝莲纹,那是李明轩根据她设计的点心雕花图案定制的,每一片花瓣都刻着她从聚贤楼到忆仙居的成长痕迹。
\"苏姑娘,后厨的蒸箱都按您说的换成了双层竹制蒸笼。\"新任主厨周师傅擦着汗走来,\"只是这快捷出餐的法子,老朽还是头一回见。\"苏小小笑着点头,指着墙上的沙漏:\"每个菜限时三炷香,既保证速度又不耽误火候,您试试就知道了。\"
这是她筹备了半年的\"苏记小厨\"第一家分店,主打\"健康快捷\"理念。从选址到装修,从菜单到流程,每一个细节她都亲力亲为。李明轩曾想出资相助,却被她婉拒:\"这是我自己的事业,想用自己的积蓄试试。\"最终两人达成共识——李明轩以技术入股,提供商道经验,而经营权全由苏小小掌控。
开业前一日,林小溪带着王大牛来帮忙,还特意从村里带来了新鲜的野菜。\"这是你最爱吃的马齿苋,\"她将菜篮递给苏小小,目光扫过整洁的后厨,\"还记得咱们小时候在山上挖野菜,你总说将来要开一家不用久等的餐馆,让赶路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苏小小鼻子一酸,想起那个蹲在山坡上啃窝头的小女孩,和眼前这个能调度三十多个伙计的女掌柜,仿佛隔了一世。\"多亏你当年教我分辨食材,\"她挽住林小溪的胳膊,\"不然我哪知道马齿苋焯水后用蒜蓉拌最香。\"
开业当日,店门口排起了长队。苏小小穿着自己设计的月白短打,穿梭于大堂与后厨之间,袖口别着李明轩送的饕餮纹银扣。\"这位客官,您要的素三鲜包子,配的是红枣小米粥,养胃又快捷。\"她微笑着递上食盒,忽然听见有人惊叹:\"这包子皮竟薄得透光,比城里老字号的还讲究!\"
正午时分,一位背着书箱的书生冲进店里:\"要一份最快的饭!我要赶申时的渡船!\"苏小小立刻高声喊道:\"周师傅,来一份青菜肉丝面,加煎蛋!\"她转身对书生说:\"稍等片刻,一盏茶的功夫。\"书生将信将疑地坐下,却见不到一刻钟,热气腾腾的面已端上桌,煎蛋恰好煎成太阳蛋,蛋黄微微流淌。
\"太妙了!\"书生狼吞虎咽,\"我走遍大江南北,从没见过如此利落的馆子!\"他摸出笔墨,在墙上题诗一首:\"小厨有巧思,快膳暖人心\",引得食客们纷纷叫好。
然而,快速出餐的模式也引来了同行的质疑。三天后,县城的老字号\"福满楼\"放出风声,说\"苏记小厨\"用预制菜糊弄客人。苏小小得知后,不慌不忙地在店门口支起透明厨房,邀请食客们参观食材处理过程。
\"各位请看,\"她拿起新鲜的五花肉,\"我们的卤肉都是当日现煮,用的是二十三种香料,绝不隔夜。\"说着,她揭开蒸笼,雪白的包子皮瞬间蓬松,露出里面鲜嫩的馅料,\"包子馅也是现拌,您闻这香气,可有半分预制的味道?\"
围观的食客们发出赞叹,一位老妇人捏起包子尝了一口,连连点头:\"确实是新鲜味儿,比我儿媳妇做的还香。\"当天,\"苏记小厨\"的营业额不降反升,甚至有客人特意从邻县赶来,就为看看这\"透明厨房\"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