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南陈帝业 > 第118章 钱荒何解?

第118章 钱荒何解?(1 / 2)

光大六年(572年)。

正月。

寻阳公周罗睺镇抚云南,伐讨不臣,所向皆披靡,数月之间,南中群蛮皆慑服,不敢为叛。

云州(今大理)都督宇文会迫其形势,与刺史杨素请解兵入朝。

诏许之,以宇文会为散骑常侍、右骁骑将军,杨素为员外散骑常侍、左游击将军。

令云南经略府统其旧部,云南经略副使欧阳纥为云州刺史。

并令云南经略府查辖境内金银矿脉,贡滇马。

二月。

齐侍中祖珽多智计,又善为迎奉,得齐太姬陆令萱及齐主高纬之心。

是月,齐主以其为尚书左仆射、燕郡公,势倾朝野。

齐丞相斛律光忧祖珽惑主误国,常夜中抱膝长叹,曰“盲人入,国必破”。

祖珽贿其府人,知其事,乃欲除之。

陆令萱子穆提婆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齿其人,拒绝之,穆提婆怨其事,于是与祖珽暗为联合。

三月。

齐、陈易其土地。

陈以所得齐地置青、海二州。

关陇陈军南还,陈帝陈伯宗以吴明彻为镇西大将军统兵二万七千留镇汉中。

并召镇左将军程文季、安北将军萧摩诃等皆还建康。

初,帝以科举授官诱关中士人,又许江陵城破后为周人掠入关中之百姓,若南还则皆授田土产业。

故陈军南还之日,关中民从而归者三万余口,时齐雍州行台尚书高长恭欲结好南国,不问其事。

计此时之天下,则齐有民二千四百九十二万,陈有民一千零二十一万。

七分天下,齐人尚居其五矣。

四月十二。

建康,中书省。

接过秘书著作郎虞世基递上的奏疏,看过其上罗列的数字之后,陈伯宗不禁皱了皱眉头。

若这些数字属实,则自去岁秋收以来,三吴之地的粮价已跌去了一半。

看来陈国民间钱币短缺的问题,比他预想中还要更加严重。

他侧目看向今日随侍左右的新任户部侍郎、中书学士苏威,道。

“苏卿,诸郡粮价复核之后,是否果为此数?”

苏威停下手中笔墨,应道。

“至尊,确为此数无疑。”

“近岁南国无水旱之灾,江淮年年丰稔。”

“故三吴粮价大减,一石仅二百文,当旧岁之半,此实百姓之福也,至尊勿忧。”

陈伯宗摇摇头道。

“苏卿之言,非也,粮贱钱贵,并非百姓之福。”

言罢,再将那奏疏之上的数字看过几遍,陈伯宗心知,钱荒,或者说通货紧缩,终于无可避免地降临了陈国。

作为穿越者,陈伯宗自信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懂经济规律。

是以,当捕捉到苏威面上的疑惑神色之时,他置了那奏疏在案,开口言道。

“苏卿以为,钱贵粮贱,朝廷与百姓,谁能得其利?”

苏威低头沉吟少顷,似有所悟,道。

“似朝廷百姓皆不得利,惟利商贾。”

见陈伯宗不置可否,他又补充道。

“百官俸禄,在建康者多用绢帛、钱币,在边远者多用粮米。”

“钱贵粮贱,公卿得其利,牧守受其弊,久之则内外失和,牧守之臣侵渔地方,是谓之不利于朝廷。”

“且钱贵粮贱,初时,百姓虽得购粮之便,然本朝行盐政,士民购盐需用钱,钱贵则盐贵,百姓之负由是增,故谓之不利于百姓。”

“而天下之人贫者多,富者寡,天下之财货,又半在商贾,故臣以为,粮米之贱,惟利商贾也。”

陈伯宗听罢,面上浮起笑意,只是又摇了摇头,道。

“苏卿之言虽善,然钱币之贵,亦不利商贾。”

“商贾之人,有以货易钱者,有以钱易货者。”

“钱贵货贱,则以货易钱者损其利,以钱易货者惜其钱,如此,则贸易不行,贸易不行则商旅不兴,则国之百业将凋敝矣。”

寥寥数言,将通货紧缩引发经济萧条的原理同苏威说了,见后者目露明悟之色,陈伯宗才又继续道。

“钱贵货贱,贫富皆伤,上下皆难,是故朕以为,欲至天下太平,必使钱货均平。”

“今三吴之钱所以贵,粮所以贱,非惟粮米之丰稔,亦由钱币之不足。”

“苏卿可知,我境之内,有钱几何?”

苏威初入户部,尚有许多账册未曾过目,倒真是答不上这问题,只得道。

“臣......臣实不知。”

陈伯宗知他新入户部,便也未作责难,只道。

最新小说: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情陷静天 我有无敌舰队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耽美】风过舞流云【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