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南陈帝业 > 第130章 实业与勋贵

第130章 实业与勋贵(1 / 2)

光大八年(574年)九月二十。

今日,前来建康朝觐的一等邵陵公、领巨济县侯章大宝,为天子陈伯宗所邀,一同来到了建康城东芳林苑外一间由工部所辖的工坊之内。

工部侍郎宇文恺,早已于此恭候多时。

稍为接洽之后,陈伯宗一行,便由他引着入了工坊。

见天子驾临,屋中几个匠人,立时振奋精神,操持器械,卖力地表演起他们织布纺纱的手艺来。

见他们技艺娴熟,陈伯宗随意褒扬了几句,更惹得他们的表演变得热烈了几分。

不过陈伯宗并不了解纺织之术,是以看了半晌,也只看了个热闹,当即向宇文恺相询道。

“宇文侍郎,且为我等言此棉纺之术。”

作为新纺织器械的设计者,宇文恺可以说是整个陈国最为了解棉纺技术之人。

当下,他自然从容不迫地用他那还些微带着点关中腔调的声音,为众人介绍起来。

听罢他的讲解之语,又理了理思绪,陈伯宗对这棉纺之术,倒也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

原来,这棉布于世间,实是早已有之,据称,印度人种棉织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不过,直到陈伯宗所处的这个时代,其技术还甚为简陋,这使得棉布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因而,纵使种棉织布的手段从印度一路向东传到了临近陈国的扶南、林邑,在东南亚,棉布这种被时人称作古贝、吉贝的事物,也仍然是仅次于中国丝绸的奢侈品。

涨海(今南海)之南的小国们,甚至还常常将此物作为入贡建康的贡物。

不过,南亚的棉布纺织技术在近一两百年来,也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

原始轧棉机、棉纱纺车的出世,让棉布成本大降,从而流通四方,现今,连南洋的富裕酋长们也有机会穿上那些花样丰富的棉质衣装了。

自然,建康的市肆之中也能寻得此物,甚至于还能见到些南海的夷商。

宇文恺制造初代棉纺器械时,便是依靠了那些夷商的描述。

可即便是使用了这些器械,织造一匹棉布的成本还是要比织造一匹麻布高得多。

宇文恺心知,这样的结果,皇帝断然不会满意。

是以,半年以来,他又多为改良,方才终于拿出了今日这个,足可以将棉布成本降至与麻布等同地步的技术成果。

古代纺棉,大致分为轧、弹、纺、织四步。

轧,即用轧棉机分离棉籽与棉絮,宇文恺改进器械,新造手摇式转动轧棉机,一日可轧棉数十斤。

弹,即利用弓弦弹动,提高棉絮的可塑性,宇文恺又改造大弓,大省弹棉所需的时间。

纺,即纺棉絮为棉纱,印度的旧式纺车,一次只能纺纱一根,而宇文恺的新制纺车,一次已可同时纺纱三根。

至于织,即织纱为布,中国本就有较为成熟丝绸织机,宇文恺稍加改易,即足棉纺之用。

总之,宇文恺这位身负着北周宗室铁杆污点的工程师,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他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将陈国的棉纺技术,从零提升到了历史上黄道婆改良棉纺之后的水平。

这就是工程天才的价值。

此时的陈伯宗,心中自然是喜不自胜。

这些棉纺工具的出世,不仅能让现今仍旧普遍穿着麻衣的陈国百姓,得到改穿更为舒适的棉衣的生活水平提升的机会。

其背后蕴含的商品经济潜力,更足以在未来为陈国的府库,添上一笔收入。

须知道,在后世的明清,棉布可是天下流通量仅次于盐的商品。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个契机,一个将分封在海外的勋贵们和江南本土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的契机,一个推动海贸勋贵注资实业,实现技术良性进步的契机。

这世上可能有一小部分人的确不在乎钱,但大部分人终究是放不下钱的。

陈伯宗觉得,章昭达的儿子,这位据称在东海经营航运赚了上亿资财的章大宝,就是那种放不下钱的人。

此刻,屋内听完了宇文恺介绍,又把玩着匠人现场织好的棉布的章大宝,正两眼发亮得,几乎是要射出光来。

他是个贪婪的人,如今天子为政清明,于权势,他不敢贪,于财货,他却贪得无厌。

他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比陈伯宗了解得更富,居巨济十年,靠着经营海贸,他足足赚了一亿六千万的资财。

其中一亿,他投在了巨济侯国的建设之上。

如今的巨济侯国,是陈国海外最大的造船中心,东海之上仅次于釜山的第二大港口,也是汉人占比最高的海外侯国,国人一万七千,其中汉人便有一万五千。

现今,他靠着各种产业,一年足可取得将近两千万钱的进项。

可近来,他明显感觉到,东海贸易的天花板就要到了。

首先是平乐二州的山蛮快被抓光了,东海奴仆贸易的中心,已经从平州转移到了原本的倭国,现今的海东经略府。

来建康朝觐之前,他听闻连海东境内的山蛮也开始有些供应不足了。

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方才有了今年海东经略府的北讨虾夷之举。

毫无疑问,传统的东海贸易,已经走到了顶点,他必须找到别的路子,才能赚到更多的财货。

现在,看着手中的棉布,他觉得自己找到了。

在建康,棉布的价格是麻布的三倍,而靠着宇文恺的器械与技术,足可以将成本做到同麻布相当。

最新小说: 魂破九天秦朗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新后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