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说,如果有来生,她还愿意做娘的女儿。她想再次感受母亲的怀抱,在那温暖中找到安全感。她想再次听到母亲的叮嘱,每一个字都像阳光洒在心间,带来无尽的温暖。她想再次看到母亲慈爱的目光,那是她人生最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她前行的方向。即使来生的路依然充满风雨,她也不怕,因为母亲的爱就像一座避风港,让她无畏无惧。无论命运如何安排,七七都愿意选择这份深厚的母女情缘,再次与母亲相伴,再次成为她心爱的女儿。
暮色渐渐降临,天边还残留着一丝余晖,娘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炉灶上,水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她用小勺试了试水温,又轻轻往盆里兑了点凉水,直到觉得刚刚好。她把洗脚盆一个一个端到门边,摆放得整整齐齐。娘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在等待。
姐妹们这一天跑遍了村子,玩得满头大汗,到家时,娘的洗脚水已经备好,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能把一天的疲惫都消解掉。姐姐第一个进门,看到门边的盆子,忍不住笑了:“娘,你又等我们了。”娘微微点头,说:“快洗洗,别累着了。”妹妹则径直把脚伸进了水里,溅起的水花让屋里多了一份生气。
娘站在一旁,眼眸里满是宠溺和爱意。姐妹们一边泡着脚,一边和娘说起了白天的趣事。娘认真听着,偶尔插上几句,屋子里充满了温馨和笑声。娘的爱,就像这洗脚水一样,虽不起眼,却带着无尽的温暖。这个家,就是娘用这样的细心一点点经营出来的。
娘说,用萝卜水泡脚能去脚臭,用沙土烫烫脚还能防脚气。那是一个冬日的晚上,天寒地冻,娘在灶前烧火,看着我们姐妹几个一天天跑田野、爬山坡,脚底板又湿又脏,心生怜惜。她想起从前听老辈人说的土方子,便亲自操持起来。
先是萝卜水。娘从地窖里挖出几根新鲜萝卜,洗净切片,丢进铁锅里熬煮。锅里冒出白茫茫的热气,娘不时往灶膛里添几块柴火,让水温一直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热度。萝卜水煮好后,她把水盛到木盆里,兑了些凉水调温,端到我们面前。娘说,萝卜有清热祛湿的本事,用它的水泡脚,能带走脚上的异味,让脚清清爽爽。
接着是沙土烫脚。娘从院子里挖来半盆干净的干沙土,用铁锹铲进火炉中慢慢烤热。等到沙土烫得恰到好处,她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把沙土盛到铺了一层布的盆子里,防止烫伤。娘叮嘱我们把脚埋进去,感受沙土的热量慢慢渗透到脚底。她说,沙土吸湿吸热,能带走脚底的湿气,还能杀一杀脚上的细菌,这样脚就不会长脚气。
娘的这些老法子看似简单,却透着她对我们的疼爱和用心。泡在萝卜水里,脚暖烘烘的,泡完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埋在沙土里,脚底暖烘烘的,感觉连脚趾都透着一股子舒坦。娘站在一旁,看着我们泡脚、烫脚,脸上带着满满的欣慰。她的这些小办法,不仅让我们的脚不再臭、不再痒,更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母爱。
娘的爱如同春雨般细腻,却又如烈日般鲜明。她对七七的温柔和细心,就像织进布料的经纬,密密实实。娘知道女孩的心思细腻,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呵护。每到饭点,娘会特意为七七多盛一碗她最爱的红豆粥,粥面上漂浮着几朵眉豆,像嵌在夜空中的星星,七七一勺接着一勺,吃得满足又开心。娘还会在七七的小木箱里偷偷塞几块甜点,抹上桂花蜜,香甜的气味让她一整天都带着笑意。
对弟弟这个男孩,娘的爱则多了一层严厉和管教。她是他的引路人,也是他的保护伞。弟弟顽皮,经常把院子里的鸡赶得满地跑,或者爬到树上摘梨,一不小心摔个大包。每当这时,娘会从屋子里跑出来,先看看他有没有受伤,随后摸着他的头说:“怎么能这么不让人省心呢?”弟弟一脸委屈地点头,娘又忍不住笑了,拿些青草给他擦擦伤口。这种责备里,带着深深的心疼。
娘对弟弟是“该宠宠,该吵吵”,她知道男孩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风雨,所以不能纵容他的肆意胡闹。弟弟贪玩不写作业时,娘会拿扫帚吓唬他,让他赶紧拿起笔;弟弟撒谎时,娘会拍着桌子训他:“做人要立得住,不能撒谎。”弟弟吓得不敢抬头,娘却在骂完之后,又摸摸他的头,轻声说:“以后要老实点,听见没?”弟弟含着眼泪点头,心里却明白,娘的教训不是为了让他害怕,而是为了让他学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