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想二姐了,二姐是多么的伟大啊!二姐的娘家是个大家庭,足足有十口人,家里姊妹兄弟都围着父母转,家里就靠着父母那点微薄收入。二姐在家里排行老二,总是早早起床,帮着父母忙家务,照顾着弟弟妹妹,是家里的顶梁柱之一。
二姐出嫁后,嫁到了婆家,婆家也人丁兴旺,家里有十一口人呢,二姐夫在家里也是老二,两个人都有个小家庭,却是两个家庭的顶梁柱。二姐每天早起晚睡,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还要操心家里的吃穿用度。二姐夫也是努力工作,一到周末就回家帮忙,夫妻俩配合得默契得不得了,把两个大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
二姐真了不起,她一个人挑起了两个家庭的重担,无论多忙多累,她脸上总是挂着和气的笑容,把家里人照顾得妥妥帖帖的,七七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二姐,也想二姐能来家里看看,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话,那该多好呀!
大姐出嫁早,读到十六岁就嫁人了。还记得大姐在娘家读书的时候,一家人对她读书的事都特别上心,每天晚上油灯下,大姐的书声琅琅,那字正腔圆的读书声,常常在院子里回荡。十六岁那年,大姐带着父母的期望和满满的祝福,嫁到了婆家。在婆家,大姐也常常念叨起娘家的读书日子,把那些从书本上学来的道理,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让他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二姐就没这么幸运了,那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供大姐读书就用去了不少积蓄,等到二姐该上学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了。二姐看着大姐的书本,眼里满是渴望,但懂事的她从没抱怨过。不过呀,老天爷就是安排好了,二姐这脑子灵光得很,过目不忘,只要她扫一眼,就能把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小时候,家里人多,记账可麻烦了,二姐总能清楚地记得谁借了多少钱,谁还了多少,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她一算就准。记忆好,算账又精确,人家都说二姐是个天生的管家婆。
二姐心灵手巧,喜爱刺绣与做鞋,更热衷于动脑筋解谜。她常与同村男孩子一同玩耍,挑战智力游戏。在一次拆海军扣的比试中,男孩们纷纷卡壳,二姐却凭借敏锐观察力找出关键机关,轻松解开,令众人折服。另一次,面对复杂的诸葛亮锁,她不慌不忙,细致研究后成功解锁,赢得满堂彩。二姐的聪明才智,让她在村里声名远扬,也让她自信满满,坚信智慧能解决诸多难题。:
二姐天生巧手,特别擅长划玻璃。在村里,谁家要做玻璃窗,二姐总是热心帮忙。她接过玻璃,眼睛快速扫一眼窗框,心里默默一算,手起刀落,在玻璃上划出精准的线条,一会儿工夫就搞定,速度比父亲还快,手艺却丝毫不逊色。村民们看着她划好的玻璃,无不赞叹:“这闺女,手真巧,脑瓜子转得快!”二姐总是笑笑,继续忙着下一扇窗。
二姐是个倔强又重情重义的人。那年冬天,她答应了给远方的朋友送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对那个朋友意义重大,是她一直珍藏的念想。窗外,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天地一片白茫茫。村里人都劝她改天再送,可二姐想了想,朋友那边说不定正盼着呢,她咬咬牙,决定出发。
她推出了家里那辆老二八大杠自行车,又把地排车绑在车后。地排车虽然简陋,但结实得很,能装下不少东西。二姐小心翼翼地把镜子放在车上,用旧棉被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它在半路碎了。出发前,她又围着镜子转了几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才跨上了自行车。
风越来越大,雪花像刀子一样往脸上刮。二姐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戴上帽子和手套,可还是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她双手紧紧握住车把,脚下一用力,车子就晃晃悠悠地向前冲去。路不好走,积雪又厚,每蹬一步都得费好大的劲。二姐的头发上、睫毛上很快都结了一层冰碴子,但她没停下,咬着牙往前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