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 第360章 王嘉胤之死(上)

第360章 王嘉胤之死(上)(1 / 2)

自王嘉胤东渡入晋,占据河曲设官置署,秦晋两地的大小义军蜂拥而往,归之如流。

起义军势浩大,声震黄河两岸,饥民难民为乞活命,纷纷投奔。

直到崇祯四年的三月时,义军盟兵力大幅增加,对外号称义兵超五十万。

组盟的各部义军加起来,兵力自然没有五十万,但加上跟从的流民饥民,人数确实逾越此数。

各部义军之中,除王嘉胤、高迎祥等少数几部,其余各部义军有刀枪兵刃之人,只十之五六,甲兵更是不足百之一二。

所以,整个义军盟能称为义兵的,只二十万上下,另有十余万人以农具为武器,其余流民饥民,最多只有棍棒。

义军盟人数众多,但各部难分主次,彼此互不统属,号令不一。

王嘉胤虽称盟主,然各部只表面服从,作战之时,进退随意,各部难以协同。

就比如当下,曹文诏率军两万自偏关而出,直指河曲,王嘉胤号令各部回转河曲驰援,但率部回援者少之又少。

就连王嘉胤本部队伍,如在外打粮的王自用、张登喜率领的横营两部,也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第一时间回援。

这其中原因,不完全在于义军盟纪律松散,而是王嘉胤先前下令让各部首领,各自带领队伍打粮。

一旦没有了义军盟的规矩约束,各部义军的本性暴露。

尤其是那些小股义军,借机奸淫掳掠,肆意享乐,图一时之快。

而有钱有粮有女人,各部义军哪会轻易舍弃,自是表面应承,实则继续掳掠抢夺。

所以,当曹文诏兵锋直逼河曲,王嘉胤只得率留守河曲之地的三四万部众,应战明军。

不得不说,王嘉胤本部兵马确实骁勇善战,与明军在河曲之地对抗了一个多月时间,期间大小十余战,互有胜负。

但是,明军本就多为边军精锐,又有曹文诏、曹变蛟、尤世禄、尤世威等名将统率,战力强悍,久战之后,王嘉胤部渐落下风。

不仅如此,山西巡抚宋统殷、山西总兵魏云申,各率万余兵马,对各部义军进行驱赶,试图让河曲孤立无援。

于四月中旬末,由于张登喜、王自用等人率横营主力在外打粮,也被宋统殷和魏云申率明军驱赶,一路向南。

因此,横营被分割成了王嘉胤、张登喜、王自用三部,兵力分散。

如此形势之下,王嘉胤被迫率军退出河曲,向南而行。

在撤退的过程中,王嘉胤部避实就虚,且战且退,又派兵袭扰明军粮道,使得明军不敢全力追击。

在四月底,王嘉胤利用吕梁山为掩护,成功摆脱明军主力,率军抵达阳城、沁水一带,与横营其他数万兵马会合,声势复振。

王嘉胤率本部兵马,联合在阳城、沁水一带的义军,开辟新的战场,与明军交战。

前后与明军作战七八次,皆是会盟联军获胜。

就连明军将领尤世威和其子尤人龙,都是在与王嘉胤等人的交战中,吃了败仗。

一时之间,明军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明军之中,竟然私下有传言称王嘉胤有天命之相,唆使明军将士转投王嘉胤。

曹文诏让曹变蛟彻查,揪出散布流言的主要人员。

而曹变蛟这一查,竟是有了意外收获。

“大伯,查出来了,是一个叫张立位的士卒,最先说出流言,后又让人往其他各营散播!”曹变蛟查清原委后,立即禀报给曹文诏。

曹文诏甚为气愤:“张立位是哪部的兵卒?”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