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来告诉你,庆贼十数万之众,由陕入晋,攻掠晋西南所有州县,破城十数座,如入无人之境啊!”崇祯皇帝指着西面,愤怒的讲述着。
王承恩连忙说道:“皇爷,莫要气坏了龙体,这消息真假尚需核实,许是地方官夸大其词,惊扰圣心。”
崇祯皇帝犹如被抽走了精气神般,颓然跌坐于龙椅:“若是夸大就好了!可山西的锦衣、布政司、巡抚、将领乃至晋王,所奏皆是一致,庆贼所部,甲兵十万有余!”
王承恩闻言,浑身一颤,牙齿打颤,几乎说不出整话:“十……十万?这……这如何可能?陕西边军呢?三边总督杨鹤……他……他竟纵贼如此?”
崇祯皇帝闭目长叹:“只怕之前锦衣所奏陕西之事,全然都是真的!”
在二月之时,陕西锦衣密报,言庆贼势大,自延绥中路一直攻掠至宁夏镇,所过之处,边堡边寨尽数沦陷,兵甲钱粮尽归贼手。
如此大事,他原以为定是锦衣夸大其词,故而召陕西参政林延禄与山西按察使杜乔进京奏对。
而二人也信誓旦旦称庆贼不过乌合之众,杨鹤已然控制贼势,旬月可平。
可结果呢?
庆贼非但未平,反声势更加浩大,竟由陕入晋,克城十数座,如入无人之境。
事实证明,非是锦衣司谎报贼势,而是那杨鹤欺君罔上,陕西官员层层遮盖,朝堂诸公沆瀣一气!
而恰巧不巧,御史吴牲的急奏也于此时递入。
崇祯猛地睁开眼,接过小黄门递来的急奏阅览。
奏书说的是陕西的情况,言杨鹤主张招抚,误国不浅!陕西遍地流民,反贼蜂起,饥民盲从,贼势刻不容缓!
崇祯皇帝咬牙切齿合上急奏,怒道:“朕为天下之主,竟被诸官欺瞒至此,欺朕太甚,欺朕太甚!”
他最后喊破了音。
发泄过后,崇祯皇帝还是召集阁臣议事,将一众阁臣骂的狗血淋头。
一面下诏着锦衣逮捕杨鹤、林延禄等人来京问罪;一面命山、陕各镇兵马限时围剿各部反贼。
八月中旬,杨鹤、林延禄等人被押解至京,关押于锦衣卫诏狱,由锦衣严审。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杨鹤被崇祯皇帝下诏处于凌迟之刑,林延禄等人腰斩弃市。
杨鹤之子杨嗣昌闻讯后,上疏请辞以代父罪。
崇祯皇帝还在气头上,也不管杨嗣昌有功绩在身,直接对其革职问罪,最后被贬为庶民,流放袁州。
毕竟,当下情况,与原历史相差甚远。
这可不是个别官员瞒报陕西贼势,而是陕西上下乃至朝堂诸公,对皇帝欺瞒,完全是藐视皇帝。
如此情况,别说崇祯皇帝,换做任何一个帝王,都难以容忍。
若是洪武皇帝遇到这种事,那就不是洪武四大案了。
而是洪武特大欺君案,数十万人头落地是必然的!
在崇祯皇帝雷霆震怒、朝堂人心惶惶之时,秦义军与各部义军,已然会师于太行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