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嗔道,然后朝一旁的周嬷嬷扬扬下巴。
周嬷嬷一笑,从身后小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盒子,然后笑着递给棠棠,“这是殿下留给姑娘的。”
棠棠接过那个描金海棠紫檀盒子,下意识想打开,又瞥见秦老夫人打趣的眼神,然后装作不在意地递给身后的绿苹,“绿苹,帮我收起来。”
“是,姑娘。”绿苹忍着笑。
周嬷嬷也忍不住垂眸一笑,太子殿下的确想得十分周到,既让老夫人感受到了他对姑娘的在乎,又让姑娘高兴了。
秦筝早就得了信,带着秦府的人候在码头,一瞧见两人的身影,就连忙挥着手,“祖母!棠棠!”
秦老夫人转身瞥见那蹦得老高的黑衣姑娘,无奈摇头,“你们俩,都不是个让人省心的。”
棠棠抿唇笑着,也不搭话。
“棠棠,这回去饶州,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秦筝不喜坐马车,又想与棠棠说话,干脆将棠棠拎着坐在自己马儿上。
秦老夫人自是不同意,可耐不住两双乌湛湛的眸子一齐瞧着她,“罢了罢了,筝儿,仔细护着你妹妹。”
“知道啦。”秦筝朗声答道。
她今日穿着一身窄袖胡服,高高束了一个马尾,远远望去,倒像是一个小郎君,此刻端端坐在马上,怀中护着一个明媚少女,怎么都是一副惹眼的模样。
秦老夫人欲言又止,可看着两人高高兴兴的样子,只无奈一笑,放下了手中的车帘,“走吧。”
不过一月有余,院中的那棵桂树似又茂盛不少,密密匝匝的叶子将阳光遮的一点也不剩。
舅母早已吩咐人将院子收拾妥帖,棠棠倒也没什么可做的,瞧着外面暑气正盛,便在窗边的榻上坐下。
“姑娘。”
绿苹将那木盒放在小几上。
棠棠这才想起,季宴淮还给她留了东西。
手指搭在那扣子上,轻轻一擡,那木盒便被打开,里面是一封信,还有一个白玉海棠花簪。
她拿起那簪子看了看,这才将信展开。
信中果然说,宫中有急事,他不得不先走一步,要她不要生气……
棠棠撇了撇嘴,自己就那般容易生气?
指尖在那簪子上的海棠花上抚过,又继续看到,他信中说,过几日便能见着了。
棠棠将信折好,重新放进木盒里,目光落在外面那棵茂密的桂树上。
也不知能不能赶在中秋节之前见到,她忍不住想到。
中秋佳节,宫中自是也要庆贺一番。
“我也要去?”
棠棠听着秦筝的话,惊讶道。
秦筝也十分疑惑,她也不知为何,宫中竟专程提了棠棠的名字。
可棠棠归家也不过才几月,也从未向外人提过她的身份,怎么如今连宫中都知道了?
“难道,是殿下?
秦筝忍不住猜测。
棠棠也一愣,想起他前些日子心中若说,过几日便能见着了,难道他竟是这个意思?
虽有些不可思议,可若是季宴淮,倒也没什么不可能了。
到了晚膳时,连平日里不见人影的秦霄都从郊外的军营里赶了回来。
棠棠先前还好,可连着秦家众人的态度,心中也惴惴的,毕竟这回去宫中,可不是在长宁殿那般随意,说不定还会见到陛下,若他问话,自己又该如何回答。
胡思乱想一通,棠棠少见的失眠了,第二日盯着眼下的青影去见了秦老夫人。
“这是怎么了?”
秦老夫人心下好笑,故意问道。
棠棠走到秦老夫人身边坐下,叹了口气。
见她忧心成这般,秦老夫人也不再逗她,只差人拿了两颗鸡蛋过来,剥了壳仔细替她滚着眼下,一边说道,“不必担心,殿下已经差人来府中教你在宫中该如何行事。”
若说秦老夫人之前对季宴淮的不放心有十分,那么如今便只剩下了五分了。
难为他一个男人,竟能替棠棠事事周到。
听秦老夫人这般说,棠棠这才松了口气。
那宫里来的嬷嬷不茍言笑,棠棠先前还有几分畏惧,秦筝见她这般,便自告奋勇同她一起学规矩。
“秦姑娘,你步子迈得大了些。”
李嬷嬷手中的藤条敲了敲秦筝的小腿,冷声道。
棠棠悄悄呼了口气,想着之前李嬷嬷的话,脚下轻轻挪动,背挺得笔直,眼神盯着前面不敢乱瞟半分。
“嗯,姑娘这回做的不错。”
李嬷嬷紧绷的面皮松了一瞬,语气也和缓不少。
秦筝听着,不由得转头去瞧。
李嬷嬷居然说话居然会这般温柔?
“秦姑娘,眼睛不要乱飘!”
秦筝缩了缩肩膀,刚刚应当是听错了吧。
自李嬷嬷来了秦府,棠棠便没了空闲的时日,原想着去卫府找花褪,也这么搁置了下来。
学了几日的规矩,棠棠甚至连睡梦之中也不忘该如何向贵人行礼。
索性,中秋节很快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