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入耳,郭璋颔首,他虽说是武将,却不是丝毫不通政事。敌人手里应该没有什么致命的证据,否则不至于直接害死他父。
就算西北军内真的有内鬼,也是空口诬陷,无凭无据,他西北军可是连军.妓都没有,将士在西北既不缺媳妇,守城又非打仗,哪里需要军.妓随军?
此外,不论是王漭还是三公皆无法在没有真凭实证的情况下,诛他郭氏九族。毕竟定国公军功无数,军望深厚,平白灭他郭氏会让北秦将士寒心,甚至起兵造反,特别是他西北将士,绝不可能眼睁睁看老帅被污蔑至死还能效忠皇帝。
可以说,定国公活着,王漭便不能拿郭氏一族怎么样。何况漠鬼深惧定国公乃人尽皆知,为了西北安宁,朝臣也不会让王漭杀定国公及郭氏一族。倘若定国公一身正气,毫无心虚,百姓同样会生疑犹豫,民间不会出现灭郭大势。
唯一的问题是王漭许会扣下定国公,以此为威胁,强行收回西北兵权。郭璋将这个可能道出。
周霖似是早已打好腹稿,眼都不眨立时回答:“西北若起战事,王漭不敢收兵权。”
起战。郭璋眉头紧皱,他怎么能主动生战,那不是祸害百姓吗,作为西北将士,他就是死都不能毫无底线。
在郭璋开口驳斥之前,周霖又道:“漠鬼会主动进攻。”
“因为吾父亡?”郭璋不自觉被牵着鼻子走。
“不,大漠缺粮,这几年漠鬼沉寂,人口没有被战争消耗,人多粮少,漠鬼又不可能自尽,唯有起战拚命,要么耗人,要么夺粮,否则他们一族无法延续。”
从一开始,周霖便对两件事不抱希望,一是定国公不死,二是漠鬼不开战。是以她才会提前准备定国公的易容.面具,丞相与卫卢胥的面具她也已经托人制作,不过目前尚未拿到东西。
至于劝爵玛死士回大漠,阻止战争,其根本目的在于不让爵玛死士与兵部牵扯上,污蔑郭氏一族,战不战其实皆可。
可惜她未料到王漭直接夺权,强硬地杀了马治,令兵部分裂。兵部分裂,军需调派与护秦军内部不和皆成问题。
她从不怀疑西北军的实力,漠鬼敢战,西北军必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定国公郭广,让漠鬼再不敢进犯,前提是朝廷不拖后腿。
显然郭璋同样对此了然,被迫开战他能接受,他西北军尚有存余,短期内不必担心军需不足。就是忧心百姓可能会遭殃,尤其想拖住朝廷便不能速战速决,须得适当示弱,不然王漭会觉得漠鬼很弱,自己手下兵马很行,会强行替换下西北军。必要的话,还得弃城后退,营造没有定国公统领西北军,西北大危的样子,逼王漭放人质回西北。
不论如何,百姓安危都不能得到保障,这是西北将士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即是为了守护百姓,百姓安好,他们才有士气,才悍不畏死。
约莫看出他的难处,周霖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小将军不必担忧,吾主亦颇擅未雨绸缪,早先派了一位奇人去往西北。那奇人姓闻人,最擅奇门遁甲与奇门机关。
吾主言之 ,西北军可以让百姓携物什退居后方,空出直线三城,闻人先生会在通往其他城池的路口设奇门遁甲,促使漠鬼只能走三座空城。哪怕漠鬼挖洞也无碍,挖地道虽有可能破奇门遁甲,但极其耗时,有利于西北军拖延时间。
且漠鬼本就因粮食起战,不必担心他们会破坏田地,小将军只须给他们留一点粮食,予一线生机,他们便不会跟西北军鱼死网破,大肆破坏三城。
之后待漠鬼深入内里,西北军即可瓮中捉鼈,杀了那些来送死的漠鬼,重新夺回三城,收获功绩,建立威望,同时也会令漠鬼生惧,西北又可安宁十数载。西北军有了大功,王漭更不能拿你郭氏一族如何。”
话音落下,静默片刻,西北一行人无不心生震颤,对周霖及其主又敬又惧又畏。
郭璋率先平复心绪,再度对周霖抱拳一礼,其身后众人跟随行礼,他郑重致谢:“多谢周大人,此恩我郭璋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我郭璋必将上刀山下火海报此恩情。”
他且留了个心眼,没有牵扯郭氏全族与西北军,仅说他自己记恩,到时若周霖的条件太苛刻,他一人承担就是。
周霖不介意他这点心机,她本就只想和郭氏一族与西北军交好,没想让他们做什么,左右这是一群忠肝义胆之人,到时无须多言,他们自己就会跟着好的大势走。
于是周霖微微颔首,说:“让定国公归于北秦大地罢。”
郭璋回首看向棺材,眼眶发红,其余人皆如是,他们后退几步,齐齐向那口棺材行大礼,垂泪高呼:“吾等立誓,必守西北安宁,生命不息,守卫不止!郭帅,安走!”
随后众人将棺材擡至空旷之地,火起。
一代神将,就此魂归九天。其身化烟化尘,继续守卫北秦万里河山。
周霖难得跟着鼻子发酸,她兴许多少像人了点。
待风卷尘沙洒向碧天,周霖与郭璋等人分别之前,她最后问一句:“不知定国公因何身故?”
这问题属实是给人伤口上撒盐,不过郭璋已有所释然,并未生气,答道:“吾父是被流言谩骂气死的。”
其语气平淡,平淡之下尽显悲凉。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公主的安排在第一卷缘起(一)提过一嘴,安排闻人先生去西北。
感谢在2022-08-29 19:31:22~2022-08-30 05:48: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香菜一点也不香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