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自由讨论没两分钟,在场全部的人都看向了赵明月。有难题,找明月,准没错儿。

赵明月也不卖关子,“三表哥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族里人去县城的次数都少,带去府城不妥,咱们没那么多精力照看。”

话一说完,三金就沮丧的低下了头,是他太冲动了。仔细想想,没有赵明月,现在让他去府城,他心里多半还会惴惴不安。

从县城到府城,都有明月给他们引路,一路护着他们。是他们身在其中,理所当然了。

几个金也面有愧色,他们想的也是带族里的青壮去府城谋生。府城的活计是多,但没人罩着,几个乡下人两眼一摸黑的,想要讨生活可没那么容易,到时候不是给明月添麻烦吗?

赵发财坐正了身子,听赵明月接下来怎么说。嗐,这一屋子姓赵的加在一起,都赶不上明月一分机灵。

“等表哥们在府城站稳了脚跟,随时可以带村里人去长长见识。到时候府城也有咱望山村的一席之地。”

这大饼一画,几个金都顾不上沮丧了,满脸放光的开始畅想赵明月说的风光场面。

“大舅说的,把一些不重要的活计分出去是对的。家里就这么些人,为着多挣点钱,累着了身子,可就不值当了。”

得到了侄儿的肯定,赵有田面上不显,腰杆子肉眼可见的挺直了几分。另外两个舅舅也面有得色,显然他们两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赵明月话锋一转,“这些活计,咱家给不了多少银钱,也用不了几个人,跟族里的期望差远了。”

“明月你有什么想法?娘都支持!”慧娘率先表明立场。

其他人纷纷附和,“对!对!对!明月你做事一向稳妥,你说咋办,家里都听你的。”

既然大家都表态了,赵明月就直说了:“村里一共二十四户,我打算买十六台织机回来。四个表姐一人一台,另外十二台给村里用。

单独建一间大屋子放这些织机。村里每家出人来跟表姐们学,学会之后织出的布咱家收上来,到府城去卖。从中收两层的利作为路上的花费,售卖中的损耗,织机的维护费用。

每家每天有两个时辰用织机,同一个人来学,或是全都来学各家自己拿主意,如何?”

“你大银姐都出嫁了,还送一台织机?”刘氏有些不敢相信。

“嗯,咱家日子越过越好了,不能因为大银姐出嫁了,就少了她的那一份。”

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银姐对她的爱护之心一日不变,就少不了她的那份。

三个银喜笑颜开,她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织机啦!还可以当师傅,教导村里的姐妹和嫂嫂们哩!

“明月说得有道理,拿到府城去卖,就不会影响县里的价,府城多少都吃得下。”

赵发财自从明月说香皂每月卖的块数多了,就卖不了那么高的价后,很是费了一番力气,去理解其中的道理。

道理什么的,不知道到底懂了没有。反正他是知道了,若是买的人就那么些,东西一多就卖不上价了。府城大织机织出来的布比普通织机织的密实好看,价也贵些,县城里买的人就那么些。

刘氏和赵氏还在惊讶赵明月的大手笔。我的个乖乖!明月这一出手,就是多少银子?得有一百多两了吧?

得亏在县城卖了这么久的包子,要不然一百两这个大数,她俩没概念,不可能估出来,只知道老多老多的银子了。

从大金他们几个每年拿回来的礼和银钱看,明月手里银钱应该不少。

赵家现在也是家中有几十两存银的人家了,一百两是很多,但两年也能挣回来了。明月能说出来,自然有这个实力。

“舅舅们出银子盖那间大屋?”赵有田问道。

赵明月点头,这种有面的事,舅舅们不想干,她也得让他们掺一脚。

“过两天开春了就盖,定要盖得敞亮大气。”赵元宝有点迫不及待了。

“买织机的事就交给表哥们了?”大金几个拍胸脯应下。不就是一百三十两银子的生意么?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让刘海叔他们多带些人手?

“族里那边外祖父去回吧?”赵发财忙不叠点头,这种风光的事,他最喜欢干了。

赵家三妯娌有些咂舌,明月对族里也太好了吧?不过,不用从自家的营生里分出一杯羹来,她们三也没啥好说的,自家女儿还一人白得一架织机呢。

明月让二银她们教村里的姑娘和媳妇,那岂不是也会同意二银教娘家的侄女和嫂子弟媳?娘家人来这边学会了,她和当家的商量商量,借几两银子给娘家,也买一台织机。

三个舅妈这点事就不叫事,难得她们还结伴来问成不成,赵明月没理由不应。赵家皆大欢喜,人人都摩拳擦掌,就等着开春大干一场了。

最新小说: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宠妃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一路西行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暗堕刀剑会梦到吐槽役审神者吗 捍卫地球家园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