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尾声(2)(1 / 2)

少民的生活,其实和汉人的不太一样。

不光是有个不太一样的名字和外貌这种的差别,还有比文化习俗等更深一层次的一些东西。

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大家连观念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习惯等等也是天差地别。

好的是,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交流也一直很包容。

即便遇到民风比较不同的,大家也能互相包容。

最重要的是,洛瑶的外婆娘家虽然是典型的很看重男人当家的、作风彪悍的家族,但她嫁了个汉人丈夫。

虽然也是住在乡下,但生活习俗上已经很接近城市这边,并不是那种遵循民族习俗和古老风俗的那些。

后者对很多不习惯不了解的人来说,还蛮痛苦的。

有很多观念上不太能够接受的东西,包括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过分虔诚的信仰等等。

她外公就还算是比较开明的人,也不遵循少民内部的那一套,外婆也不勉强自己的孩子们去遵循那些东西。

她妈妈十几岁没成年的时候就跟着同乡的年轻人一块儿离开了故乡,辗转了好几个大城市打工之后,最后才留在了S市旁边的SZ城,然后还嫁给了她爸那个年轻时候看着还蛮帅气的、有点文质彬彬的小白脸。

这么一套连招,在外折腾了至少十年没怎么回家,最后更是一辈子扎根在了遥远的东边的城市,外公外婆两位老家人也没怎么反对,更没有限制她的自由。

顶多说,因为她嫁的远,有时候有什么事情难免关照不到,所以老家人会有一些担心。

有时候洛瑶都会想,自己那么早出国去当练习生,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也没有多么畏惧,从这点上看一点儿不像是娇气的城市小姑娘,或许这点勇气和上进心,就是继承自她要强的妈妈。

不过,总的来说,她妈妈过得还是不错的。

虽然身体不算十分健康,半年前还做了手术,但恢复情况很好,女儿回来之后也是既有学业又有事业,不需要她操心。

若说好久之前,洛妈妈古丽还会为了家里不能给女儿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而焦虑,还想着再奋斗个十年,再攒点什么家底留给女儿,现在她已经不那么担忧了。

女儿真的已经独立了,比她出息得多,她这个过时的老人已经不够为她给什么建议或意见了。

倒不如干脆顺着女儿的意思,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了,如此还省得她再操心了。

哪怕洛瑶就是现在原地退圈,她也攒够了足够生活的资本,有一些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而她也不过才二十岁。

更幸运的是,洛瑶现在还很健康,没有像一些练习生或明星一样,搞出一身的伤病或是心理问题。

“我妈那边的亲戚,你看着聊就行了。”洛妈趁机给她飞快讲解。

“维语不会说的词,就说普通话,长辈那边听不懂就算了,年轻一辈都是多语言学习的,肯定能懂。”

汉语、民族语言、还有比如英语之类的,基本上每个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年轻人都掌握了。

或许书面上差一点,日常表达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老家的人也没有住在不与外人交往的偏僻之地,并非没有和汉人的往来。

虽然搞的是朴素的养殖和种植产业,但也会到城市里去,也会和其他人有各种交流。

更不要说现在手机几乎人手一个了。

除了老人可能用不上或不会用,年轻人对互联网那些都玩得非常顺溜。

洛瑶就刷到过老家的某个表哥或是表舅或是表外甥在家里果园里摇花手的视频。

还有某个不知道叫什么但有点眼熟的表姐唱歌跳舞的短视频,还别说,真的人人会跳舞,还跳得很好看。

洛瑶就特地拿了小号点了关注,还和其他亲戚一样给她刷了礼物。

“不过,有些陌生的亲戚不要靠近过去,怕你冒犯人家,或者被人看上了。”

“你外婆娘家他们那儿是少民聚居的,有些习俗不一样,可能还会有通婚的情况,你跟紧不要乱晃……这次回去肯定是要去村子那边拜访一下,但主要还是住你外公那里。”

外婆那边的情况不好说,连她妈都说不准。

因为一个村子哪怕人再少,几百来号人总是有的,每家每户都还有不少新生儿。

少民没有限制生育,甚至还蛮鼓励的,族内也有生殖等方面的崇拜和鼓励,很多都是一大家子一起生活。

这里,大部分人肯定都是正常人,遵循维族内部的习惯生活,但也适应了现代的很多东西,多多少少接受了科学教化。

但也说不准是不是就有那种性格不好或者观念比较极端的。

这种洛妈也奈何不得,只能让自己的漂亮女儿躲远点。

再直白点就是,人家是真的能掏刀的,还有猎枪在手,合法持证的那种。

而且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有些教徒不好说的——洛妈自己都不信,洛瑶外婆现在也不大信,毕竟人外嫁了。

洛妈懂的都不多,认识的人也不全,当年的情分剩下多少也说不准。

这些,就更不好讲给女儿听。

“我知道的。”洛瑶点点头。

不就是躲麻烦,保持距离。

她还能笨到傻乎乎冲上去得罪人或是被人欺负嘛。

外公家里一共五个孩子,洛瑶妈妈是排在中间的那个。

老大是个女儿,嫁的也是维族,男方老家就是外婆娘家所在的那一支,当然是已经出五服的,但如果非要拉关系,也不是不能说攀上一点亲缘。

这就是少民聚居地的一些还算特色和典型的关系。

现在他们一块儿居住在Y市里,没错,是在城市里打工和定居了,家里有三个孩子,都比洛瑶大。

洛瑶对大姨父及其家里小孩都不太熟,实际上洛妈和他们家也不是很亲近。

老二是个儿子,就是洛瑶的二舅,娶了个住在城市里的维族姑娘,也就是虽然是少民,但并不遵守老家那一套。

除了民族身份和面孔外貌不一样,二舅妈和常见的汉族姑娘没什么差别,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是。

不过因为二舅算是继承了大部分家业,要负责老人养老事宜,所以他们基本上是长居乡下,以种植蔬果为主。

就洛瑶所知,他们主要种的就是哈密瓜和辣椒,好像还有小麦粮食,之前给她搞的农副产品、老家特产就是这些。

前几年,在她小的时候,她印象里老家的二舅和外公外婆他们种的应该是西瓜。

到底哪个西瓜品种她也记不住,更分不出来,反正就是种了挺长一段时间,现在她外公还在种呢。

至于有没有别的蔬菜之类,她就不清楚了。

最新小说: 高中生必读经典(套装全7册) 大国电能 雪镇疗养院 红楼双姝记 安妮日记 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 丝路文雨 陈寅恪文集 盗笔:在张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