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生了两个孩子,大表哥和她年龄差比较大,和大姨家的三个年龄相近,都属于她不算太熟的。
二表姐巴哈尔和她就三岁的差距,小时候她回老家时,是她和另一个表姐热娜一起带着她玩耍的。
洛妈排老三,
四姨妈住在Y市里面,嫁了个汉人老公,对方是个中学老师,教数学来着。
他们家只生了一个女儿,便是比她大两岁的热娜姐姐。
热娜也是小名,就和洛瑶的小古丽一样,她汉语名字好像是陈欣雨,像她爸爸那边,就有喊她欣欣而不是热娜的。
热娜和洛瑶一样都是独生女,年龄又比较相近,所以小时候两个人关系不错。
高中的时候热娜考到了那边的一个预备班还是什么的班,读了一年之后直接就降分录取来了。
一些发达地区对资源教育短缺地区会有一些扶持,大学会有招生名额倾斜。
这种合作有很多种。
有的是那种X省班,直接把高中学生从老家接到南方来,接受这边的教育。
还有的则是考预备班,重点培训一下汉语等知识,能考上的话,基本就等于是直接进了大学了,高考都是特制版本。
洛瑶那会儿忙着当练习生,糊里糊涂听了一耳朵,也没搞懂到底是个什么班。
总归就是一些扶持。
热娜高中正常念三年,再多了一年预备班,然后直接就能上大学了。
她现在在J省的N市读书,读的大二还是大三还是大四,洛瑶也不大确定,那边高校非常多,什么层次的都有。
洛瑶之前几天去那个城市玩的时候,她好像正好有事儿在忙,没空。
反正过年时候会见面,洛瑶也就没有特地和她见面。
很显然,洛妈也不知道热娜到底读几年级了,只知道她谈了男朋友,还被家里说可以带回去看看,但她不乐意。
“你四姨妈想她早点结婚,早生早恢复,她可以帮忙带孩子,但你四姨父不乐意……”
她妈会知道这个八卦,还是因为就为了这个没影的事儿,姨妈还和姨父生了波气。
于是,家里亲戚才知道了。
但也正因为此,热娜姐就更加不乐意把男友带回来了,说是现在先谈着玩儿,其他的以后再说。
“我和你二舅父、四姨妈关系好一点,和小弟家关系最不好。”
老五小舅舅家也在老家种地,以前还搞过养殖,反正就是事儿弄了不少,到底赚了多少也不好说,总之是要家里老人并上面哥哥姐姐各种操心。
用洛妈的话说就是,她小舅是年龄最小的,被宠坏了,脾气不好,娶的老婆也蛮且贪,不尊重人,对她们这些小姑子也不客气。
当年的恩怨是非,到现在都没有开解来。
至今,洛妈提起这个小弟都没好气的,对他们家的两个儿子自然也不冷不淡。
洛瑶一听她妈的话,就心里有数了。
“这是买买提家的吧?长得好高好壮哦。”洛妈笑着和来接人的外甥打了个招呼。
得到对方的肯定点头之后,她扭头看向自己女儿,给她介绍。
“这是你二舅家的大儿子,你巴哈尔姐姐的大哥,叫艾尔肯是不是?”
洛瑶马上机灵地喊人:“艾尔肯哥哥,麻烦你来接我们了,辛苦啦!”
“不辛苦不辛苦!三姑妈,瑶表妹。”他摇摇头。
洛瑶以前和他交流不多,还是几个月前找老家的人寄特产,才和他交流变多。
艾尔肯表哥也帮着父母在老家工作,二舅家里做种植,而他就开了网店,在那里卖水果卖特产。
据说,他还和同村的朋友一道,合伙做了生意,在市里开了店。
不过,他们之前搞的主要是线下的经营,也就是到其他地方开一些特产店,还没怎么铺陈开网络生意。
像是开特产店,都是直接从全村拿货,不只是收自己一家的,有点类似于进货商那种,这样才能把运输成本压下来。
因为运费很贵。
水果比如说西瓜和哈密瓜这类,非常重,运输和保存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不过,如果是他们自己搞的话,就能够把一部分中间商的差价省下来,而且他们的东西肯定是最正宗的。
洛瑶决定先了解一下看看。
若是合适,她也不是不能帮他们带带货,毕竟她现在是大主播了,人气不少。
播什么不是播呢。
反正都是田野乡村的生活,如果真的有人对那些吃的感兴趣了想买,她可以直接和表哥的店合作。
毕竟,这是什么乡村振兴的路子,也是在村官的带领下在弄。
她表哥算是早吃螃蟹的,当然风险也担了不少就是了。
她知道东西品质不错,毕竟这里环境好,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好种的。
日晒充足让蔬果的品质很高,糖分很足,口感也赞。
如此一来,只差一个吆喝的。
若是一切能顺利,把一些复杂的运输等流程省略下来,她只要帮着宣传两句,挂个橱窗,就基本了事了。
到时候感兴趣的人直接互联网下单,然后一村子人帮着打包寄出去,也挺好。
只不过之前他们一直想做的是大宗生意,也就是大量供货给某一方,比给散户方便。
但大单子不是那么好谈的。
之前都是他们村官去想办法,找发达地区的某些公司和单位来接收。
或者按照传统农副产品的经营方式,让蔬果商人来收货。
“瑶妹你对这些也感兴趣吗?”表哥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