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轻语的手指在镜头上轻轻一按,画面里的字迹顿时模糊又清晰。
她想起昨夜在报社机房查监控——凌晨两点,青阳区政府收发室的摄像头拍到个穿黑外套的身影,抱着个牛皮纸包塞进信箱。
虽然只拍到半张侧脸,但那微抿的嘴角,和林昭在拆迁现场画补偿方案时一模一样。
下午三点零九分,市政法委会议室的冷气开得太足,吴承远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他盯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上的“青阳区信访量下降41%”,又扫过“非正式议事活动激增300%”,指节捏得发白。
“明天开始,各派出所每周上报‘议事会’动态。”他把文件拍在桌上,封皮“啪”地弹起道褶子,“重点监控柳小满、唐知秋,还有那个……”
“吴书记。”秘书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张照片。
照片里,翠湖小区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最上面那张公告的标题刺得他眼睛疼:“第一届居民提案听证会·特别观察员邀请”。
“谁给他们的胆子?”他抓起照片,指甲在“特别观察员”几个字上抠出个洞。
“公告署名是‘青阳区居民议事协调组’。”秘书的声音像片薄冰,“落款……盖了三百多个红手印。”
吴承远的太阳穴突突跳着。
他想起昨夜匿名邮件里的青萍指数地图,青阳区的蓝光像团烧不尽的火。
抽屉里传来纸张摩擦声,他猛地拉开,韩砚铭的审讯记录滑了出来——林昭当时说的“你太懂法了,把法律变成掠夺工具”,此刻在他耳边炸响。
“查那个打印机的采购记录!”他抓起电话砸向秘书,“我就不信,这风能平白无故刮起来!”电话摔在地毯上,发出闷响。
秘书弯腰去捡,瞥见吴承远裤脚沾着片蓝墨水渍——和翠湖小区议事厅打印机滴的那个小圆点,颜色分毫不差。
晚上七点五十二分,林昭家的台灯罩着层米白纱,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株倔强的树。
他翻着父亲的老笔记本,“火种不灭,因风自起”的字迹下,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更小的字:“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止于……”墨迹到“止”字突然断开,像被什么力量硬生生掐断。
手机在桌角震动,是沈清欢发来的照片。
区长办公会纪要里,“基层治理观察点”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批着“试点可扩,风险可控”。
他刚要回“辛苦”,电脑突然自动弹出一封加密邮件,标题是《青萍指数v2.0》。
地图上的蓝光已经漫过城郊,连西城区都有零星几点。
最下方的动态文字缓缓滚动:“当规则成为习惯,权力将重新定义。”屏幕忽暗,阮棠的虚影浮现在电脑前,旗袍上的金丝亮得刺眼:“他们开始反向标注系统漏洞了……这次,是您在被学习。”
林昭望着窗外。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漫过小区围墙,照在远处广场上——六张长桌正被人搬到空地上,拼成个“U”形。
搬桌子的人背对着他,但那抹蓝色工装,像极了柳小满送快递时穿的制服。
晨雾漫上来时,长桌的轮廓渐渐模糊。
林昭合上父亲的笔记本,听见楼下传来说话声:“明天听证会,得把话筒摆中间。”“对,让每个人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他伸手摸了摸窗玻璃,凉意透过指尖渗了进来。
远处广场上,有人点亮了一串小彩灯,暖黄的光在晨雾里晕开,像颗正在苏醒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