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了。\"苏绾抽出一张转账凭证,指甲在\"教育基金会→明远投资\"的备注栏划出白痕,\"他们不敢得罪陈秘书长,但更不敢得罪纪委。\"她转身走向办公桌,黑色职业套装勾勒出利落的肩线,\"把路径图用红笔标重点,特别是基金会的理事名单。\"
打印机开始嗡嗡作响时,她摸出手机给林昭发了张照片:路径图上\"系统性洗钱\"五个字被红笔圈了三遍。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瞥见自己在玻璃上的倒影——眼尾的细纹被投影蓝光衬得更明显了,可嘴角却翘着。
三年前在拆迁现场初见林昭时,他还缩在人群后不敢抬头,现在倒好,竟要掀翻整个云州的暗网。
\"苏姐,报案书好了。\"小周举着打印纸过来,\"经侦支队的王队长说下午三点可以接材料。\"
苏绾接过文件,在\"刑事报案\"四个字上重重按了个指印。
墨迹未干,她抓起车钥匙往外走,高跟鞋声在走廊里敲出急鼓点:\"告诉他,这不是财务管理问题,是有人把财政资金当私房钱。\"
下午四点十二分,市委办公区文印室的换气扇发出刺耳的嗡鸣。
赵启年蹲在老打字员张叔的铁皮柜前,看着对方从最底层的茶叶罐里摸出一沓泛黄的废稿。
纸页边缘卷着毛边,有几处被茶水洇成深褐色,但\"同意由刘国栋代收签字确认\"的字样依然清晰。
\"那年夏天热得邪乎。\"张叔的手在发抖,烟灰簌簌落在废稿上,\"陈秘书长办公室半夜送来文件,说是急件要赶印。
我打着台灯看,同一份会议纪要,签字页有两版——一版是他自己的签名,一版空着让别人代签。\"他抓起赵启年的手按在废稿上,\"小同志,我藏了二十年,就等有人来问......\"
赵启年的指尖触到纸张的纹路,像触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夏夜的温度。
他记得林昭说过,代签本身不违法,但\"事先授意代签\"就是谋划。
此刻这张废稿,就是撕开谋划的刀口。
\"张叔,我送您回家。\"他将废稿小心收进档案袋,\"今天的事......\"
\"我知道。\"张叔拍了拍他的手背,眼角的皱纹里泛着水光,\"我老伴走前说,人这一辈子,总得给良心留个交代。\"
晚上七点四十分,陈砚舟书房的水晶吊灯在碎纸机上投下冷光。
他盯着碎纸机吐出来的纸屑,像看着自己的半条命被一点点嚼碎。
黑色笔记本的纸页刚塞进去半本,手机突然震动——是市财政局的通知:\"根据最新核查要求,所有2018年度专项拨款项目需重新提交原始签批单原件备查。\"
他的手猛地抖了下,半页没撕碎的笔记飘落在地。
借着月光,他看见上面写着\"刘国栋代签37次,每次5000元\"。
碎纸机还在嗡嗡作响,他突然弯腰捡起那半页纸,用力塞进机器。
金属齿轮的咬合声里,他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息:\"我本想把笔藏起来......结果把路堵死了。\"
月光斜照在空笔架上,那支老领导送的钢笔早被他送给了刘国栋——现在想来,那哪是送笔,是递刀。
窗外雨声渐歇,他望着书桌上的空笔架,突然想起林昭书房里那本老笔记本。
父亲的字迹在他脑海里浮现:\"笔在人在,责不可代。\"
\"叮——\"手机又震了,是秘书发来的消息:\"赵副主任说明早要借老档案楼三楼的钥匙,说是查2000年前的文件。\"
陈砚舟盯着屏幕,喉结动了动。
老档案楼三楼......那里存着1998年的干部任免记录,还有他当年替老领导代签的会议纪要。
他突然站起身,却踉跄着撞翻了茶几,茶杯摔在地上,碎片映着月光,像满地的獠牙。
(下一章引子:清晨五点三十三分,市委机关老档案楼三楼的铁锁发出\"咔嗒\"一声。
赵启年摸黑掏出钥匙,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照见墙角积灰的纸箱上,\"1998年度干部任免\"的字样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