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边界,不该是保护落后的围墙。\"苏绾的笑容甜得像加了蜜,指尖敲了敲讲桌,\"如果'认证'成了某些人阻碍创新的工具,那这样的认证,是不是该先被认证?\"
海关特殊通道的电子屏跳到\"通关完成\"时,郑知舟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同事老张拽了拽他的制服袖扣:\"贺厅长的电话都打到关长那了,你这是何苦?\"
郑知舟盯着传送带上的光刻胶箱,封条上的\"微光科技\"四个字被阳光晒得发亮。
三个月前,他在政务服务中心见过林昭——那个替老焊工解释\"国产芯片不是赌,是熬\"的年轻人,蹲在大厅地上帮老人捡散落的材料,发梢沾着复印机的碳粉。
\"老张,你记不记得去年台风天?\"他突然说,\"市医院的进口医疗设备全瘫了,要不是有备用的国产仪器,那批新生儿...\"他喉结动了动,\"报关单上写着'用于国产芯片研发',我认的是这个。\"
系统提示音在林昭耳麦里响起时,他正对着电脑调整《双链保底建议》的措辞。\"关键材料入库,孵化进度3%。\"阮棠的声音里难得带了点温度,\"郑科长的选择,触发了'破局者'隐藏成就。\"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大了,雨点砸在玻璃上,像无数颗急敲的算盘珠。
林昭把第三版方案推到桌角,又抽回来。
政策推演的三个选项在屏幕上跳动:A方案会让微光失去技术自信,b方案可能激化矛盾,但c方案...他摸出父亲的笔记本,翻到夹着老照片的那页,背面有行褪色的字:\"规则是死的,人心是活的,用规则护人心,才是真本事。\"
\"阮棠,帮我调市长近三个月的批示记录。\"他抓起电话拨给沈清欢,\"帮我查应急管理局关于'城市关键系统备用链'的现行文件。\"雨幕里的路灯次第亮起,他望着案头堆成山的材料,突然笑了——贺知远以为按下暂停键就能截断火种,却不知道,真正的火,从来不是靠叫停就能熄灭的。
晚上十点十七分,沈清欢的手机在包里震动。
她刚整理完应急管理局的文件,屏幕上是林昭发来的消息:\"明早六点半,地下车库见,带应急管理条例汇编。\"
她望着窗外的雨,把文件塞进帆布包时,一张便签从夹层滑落——那是上周在政务大厅,她帮林昭整理资料时,他随手写的\"谢谢\",字迹带着点潦草的温暖。
雨还在下。
市政府地下车库的感应灯在凌晨五点五十八分准时亮起,照见一个撑着黑伞的身影正站在b3区17号车位前。
沈清欢的帆布包压着左肩,里面装着温热的豆浆,和连夜打印的《云州市城市安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修订稿)》。
她看了眼手表——六点零二分。离约定时间还有二十八分钟。
车库的通风口传来隐约的雨声,混着远处环卫车的鸣笛。
沈清欢摸了摸包侧的夹层,那里躺着她今早特意去老字号买的鲜肉包,还带着保温袋的余温。
\"希望他还没吃早饭。\"她轻声说,指尖轻轻碰了碰包上的流苏。
东边的天际线在雨幕里泛着青灰,像块即将被掀开的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