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十七分,青阳区数据调度中心的电子钟刚跳过\"03:17\",林昭的皮鞋跟便叩响了防静电地板。
巨幅电子屏上,全省127个县区的治理案例正以数据流的形式奔涌——唐知舟的\"厕所革命\"影像日志里,白发老人摸着贴瓷砖的蹲位笑出了褶子;柳砚秋村卫生室的用药对比表上,抗生素占比从67%暴跌至19%,红色箭头刺得人眼热;白小秋的背街小巷延时视频里,青石板从堆满垃圾到被晨扫的环卫工擦得发亮,不过用了72个昼夜。
\"这些不是数字。\"林昭指尖轻点屏幕,蓝光在他镜片上碎成星子,\"是老赵蹲在公示栏前改错别字时蹭脏的袖口,是郑小舟夹旧工牌时发红的眼尾,是苏绾在拆迁现场被砖块划破的裙摆。\"
\"叮——\"
密码锁轻响,苏绾踩着细高跟推门而入,黑色羊绒大衣下摆还沾着夜露。
她晃了晃手中的牛皮纸信封,封皮上\"司法部\"三个烫金大字在冷白灯光下泛着冷光:\"七十二小时自证合规,否则建议巡视组进驻。
贺砚清的刀,终于捅到明面了。\"
林昭转身,目光落在她耳后那枚翡翠耳钉上——那是上次处理建材商围标案时,她故意落在他办公室的\"战书\"。
此刻耳钉随着她的动作轻晃,倒像在敲战鼓。
\"合规?\"他抚过办公桌抽屉里父亲的老笔记本,硬壳封皮上的包浆被摸得发亮,\"他要的是让我们自己把真实案例当错处交出去。\"指尖在键盘上悬了三秒,突然重重按下回车,\"但我们不交自证。\"
\"交什么?\"苏绾挑了挑眉,却见电子屏突然切换成全省基层干部通讯录,\"百日千案·全民共呈\"的红色标题在屏幕中央炸开。
\"十万份他证。\"林昭声音轻得像叹息,又重得像钉进石头的楔子,\"让每个在泥里打滚的干部,把他们修的路、补的漏、擦干净的墙,都拍下来,传上来。\"
苏绾突然笑了,涂着酒红色甲油的手指划过他手背:\"林副市长好手段——用程序对抗程序,用活人堵死算法。\"她转身要走,又停在门口回头,大衣下摆扫过他脚边,\"需要我去趟京南吗?
贺处长的技术团队在那边有服务器。\"
\"不用。\"林昭望着屏幕上开始跳动的上传数量,\"等他们看到这些案例,服务器会自己烧起来。\"
上午十点零二分,省委大院外的梧桐树下,明远集团的应急指挥车像头银色巨兽。
陆明鸢裹着件米白色短款羽绒服,发梢沾着融雪,正踮脚调整车顶的卫星天线。
\"二小姐!\"技术员从车里探出头,\"新能源车队的中继网连好了,最远能覆盖到云西山区的羊圈沟!\"
\"知道了。\"她扯下手套塞进兜里,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划动,监控屏上的案例数正以每秒23条的速度疯涨——800、1500、5000......\"贺砚清不是说基层数据90%是水分?\"她冷笑时鼻尖泛着粉,像被雪吻过的山茶花,\"那就让他看看,剩下的10%,能压垮多少精心设计的程序。\"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扫了眼来电显示,故意让铃声多响了三声才接:\"林副市长查岗?\"
\"第一批数据。\"林昭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推给巡视组公开邮箱,标题《我们不是数据,我们是答案》。\"
陆明鸢的手指顿在发送键上,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开发区土地审批会上,他也是用这种平淡语气说\"明远的新能源项目,我批\"。
那时她还嗤笑他装腔作势,现在却望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上传成功\"提示,喉头发紧:\"已打包,正在推送。\"她望着车外飘落的雪,轻声补了句,\"你要的光,正在来的路上。\"
中午十二点四十九分,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走廊飘着消毒水味。
沈清欢抱着一摞文件,在护士站问清307病房位置后,又退到安全通道口——那里有扇小窗,能看见楼下的香樟树。
郑小秋正蹲在窗台上,膝盖抵着胸口,手机屏幕亮着,是贺砚清半小时前发的消息:\"数据异常,立刻撤回你提交的审计报告。\"她指尖在\"删除\"键上发抖,直到听见脚步声。
\"小秋。\"沈清欢的声音像春风吹开结霜的窗,\"我能坐这儿吗?\"
郑小秋慌忙站起,却撞翻了窗台的保温杯,褐色的枸杞水溅在沈清欢米色毛衣上。\"对......对不起!\"她手忙脚乱掏纸巾,却被沈清欢按住手腕。
\"是微光半导体的工伤赔偿调解书。\"沈清欢递过文件,封皮上\"已执行\"三个红章还带着油墨香,\"你弟弟的手术费,老周修车摊的师傅们凑了两万三。
他们不知道他叫郑远,只知道'有个年轻人为了修芯片烧坏了手'。\"
郑小秋的手指触到文件边缘,那里密密麻麻签着\"周建国李淑芬王二牛\"......她突然想起上周去修车摊时,老周塞给她的热乎茶叶蛋,想起李淑芬硬往她兜里塞的核桃,想起王二牛拍着胸脯说\"丫头你尽管查,我们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