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的在改?\"她声音发颤,眼泪砸在\"周建国\"三个字上,把名字晕成模糊的团。
沈清欢轻轻抱住她颤抖的肩膀:\"你上次说,审计的骨头要硬。
现在这些签名,就是老百姓给的钙。\"
下午五点三十六分,省委大楼前的广场飘起细雪。
林昭站在台阶最高处,望着十万份打印成册的基层案例从顶楼无人机群中倾泻而下,像一场带着墨香的雪。
老干部张伯年弯腰拾起一本,封皮上\"老陈的修路日志\"几个字被雪水晕开。
他翻到第三页,GpS轨迹图上蜿蜒的线与实地照片重合,水泥标号检测单上的红章还带着压痕。
老人突然捂住嘴,指节在封皮上抠出白印——三十年前他当县长时,也想过这么做,却被\"程序合规\"的大帽子压得喘不过气。
\"若真实是违规,我愿焚尽所有规则!\"林昭的声音穿透风雪,身后焚烧炉的火焰腾起一人多高,他将最后一箱汇编投入火中,\"若民心算篡改,我愿背负万世骂名!\"
直播镜头扫过广场,有白发老人抹着泪举案例本,有小学生踮脚捡落在地上的日志,有外卖员停在路边用手机翻拍。
平台限流的提示刚跳出,瞬间被\"真实不该被规训这才是我们要的官\"的弹幕淹没,观看人数从两百万跳到两千万只用了十七秒。
晚上八点十一分,系统深层界面的星轨突然坍缩。
阮棠的身影已淡得像月光里的雾,旗袍上的缠枝莲纹路正化作流动的星点,每散一颗,系统完整性就往下掉一格——68%、67%、66%。
\"起源追溯完成。\"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清源工程的母体,在京南特别审计局。\"
林昭握紧父亲的笔记本,封皮内侧的\"清慎勤\"三个字被他摸得发亮:\"你......\"
\"该说再见了。\"阮棠笑了,眼尾的泪痣却清晰起来,\"系统现在能自己记住光的来处了。
去京南,找那个最初写下'清源'的人。\"
她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虚拟投影,像蝴蝶吻过晨露。
下一秒,整个人化作万千星点,融入系统深处。
只剩一行淡蓝文字悬浮半空:\"民智共振,永久绑定。\"
林昭望着空荡荡的界面,突然想起第一次激活系统时,阮棠穿着墨绿旗袍从笔记本里飘出来,说\"欢迎回家\"。
他翻开父亲的笔记本,封底最后一行字迹——\"昭儿,真实比正确重要\"——正随着阮棠的消散缓缓燃尽,灰烬从窗口飘出去,融入外面的风雪。
远处,京南方向的夜空里,一颗红点开始闪烁,像沉睡巨兽的心跳。
林昭合上笔记本,转身时,窗玻璃上倒映出他的脸。
那里面没有初入官场时的谨小慎微,没有被打压时的隐忍,只有某种更明亮的东西——像雪地里的火种,像数据洪流里的光。
他摸出手机,给苏绾发消息:\"订明早去京南的高铁票。\"
又给陆明鸢发:\"新能源车队留两个组跟我走。\"
最后给沈清欢发:\"帮我找京南特别审计局的老档案,重点查2003年的'清源试点'。\"
消息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响起:\"城市发展模块解锁进度18%。\"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掩不住楼下传来的欢呼声——有人举着刚收到的案例本跑过,有人在直播镜头前喊\"林副市长,我们跟你去京南!\"
林昭望着那些被雪覆盖又被踩出脚印的案例本,突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