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赵夫人和仇夫人看着江挽澜与黛玉之间亲昵自然的互动,眼中皆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羡慕。
她们自然也心急想问问自家女儿在学堂的表现,有无失仪、可曾紧张,但她们深知分寸,此刻绝非询问的时机,再多的关切也得按捺住,留待回府的马车上再说。
“午宴已备好了,我们移步偏厅吧,边吃边聊。” 江挽澜笑着招呼众人。
一行人移至宴客厅,只见紫檀木嵌螺钿的圆桌上已摆好了精致的菜肴。
主要以京菜为主,如色泽红亮的京酱肉丝、清淡鲜美的鸡汤煨萝卜、造型别致的抓炒鱼片等,彰显着宴请的规格。
然而,细心看去,桌上还特意添了三道别具地方风味的菜品:一道是形如松鼠、色泽金黄、酸甜扑鼻的松鼠桂鱼,这是黛玉自幼喜爱的苏州家乡味;一道是炖得酥烂入味、香气浓郁的麻步黄牛骨,显然是顾及了来自平阳府的卢菱溪;还有一道皮酥肉嫩、带着独特樟木和茶叶香气的樟茶鸭,正是为了祖籍四川的福宛瑜所准备。
江挽澜笑着布让:“也不知合不合几位姑娘的口味,都是家里厨子随便做的,大家千万别客气。”
她特意用公筷给福宛瑜和卢菱溪各夹了她们家乡的菜,“宛瑜尝尝这鸭子可地道?菱溪,这牛骨炖了许久,看看可能入口?”
福宛瑜和卢菱溪受宠若惊,连忙起身道谢。福宛瑜细声细气地说:“谢江夫人,这樟茶鸭香气醇正,定是极好的。”
卢菱溪也忙不迭点头:“闻着就香,谢谢夫人惦记!”
黛玉看着二婶如此周到体贴,心中感念,也主动为两位伴读介绍其他菜色,席间气氛顿时活络温馨起来。赵夫人和仇夫人见江挽澜如此细心,连她们家姑娘的口味都照顾到了,心中更是感激,连声夸赞菜色精美,夫人费心。
这顿饭,因着主人的用心和善意,吃得宾主尽欢。饭后,众人又移步暖阁,用了些清茶和细点,说了会子闲话,多是江挽澜关切地询问两位姑娘,言语温和,令人如沐春风。
看看时辰不早,赵夫人和仇夫人便起身告辞。江挽澜和黛玉亲自将她们送至二门处。
看着福家和卢家的马车远去,黛玉这才跟着江挽澜上了回林府的马车。
车厢内暖意融融,黛玉靠着软垫,看向身旁眉宇间略带倦色却依旧含笑的二婶,心中满是感激与暖意,轻声道:“二婶,今日辛苦您了。您怀着身孕,还要为我这般操持。”
江挽澜闻言,佯装不悦地轻轻点了下黛玉的额头,笑道:“傻孩子,跟二婶还说这些见外的话?什么操劳不操劳的,不过是一顿便饭,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再说,”
她温柔地抚上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我身子骨好着呢,这孩子也乖,不闹我。我瞧着这般贴心,说不定啊,是个跟咱们曦儿一样乖巧可人、聪慧伶俐的小姑娘呢!”
她说着,眼神愈发憧憬起来。
她虽未亲眼见过黛玉幼时的模样,但架不住张老夫人时常念叨——说曦儿小时候如何玉雪可爱,如何安静乖巧,白嫩嫩软乎乎,活脱脱一个精致又讨喜的糯米团子,让人见了就心软。江挽澜听得多了,脑海里便有了画面,对这腹中的孩儿,愈发期待是个如黛玉般贴心的女儿了。
黛玉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颊边微红,依偎过去,挽住江挽澜的手臂,将头轻轻靠在她肩上,软软地道:“不管弟弟还是妹妹,曦儿都会疼他(她)的。”
马车载着这满室的暖意,稳稳地向着林府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