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破例允许我列席军事会议,此举引发部分老臣不满。
“妇人干政,非社稷之福。”一名老臣当众谏言。
我却毫不退让,起身反驳:“若非妇人,何来今日军粮充足?若非妇人,何来北境局势稳定?若非妇人,何来陛下安心坐于龙椅之上?”
那老臣一时语塞。
我继续道:“《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如今前线将士所需,便是粮草与士气。我不过略施小计,便可令商人争相效力,为何不可?”
刘伯温在一旁微微一笑:“娘娘高论。”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称是。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我,缓缓开口:“从今往后,凡涉及军需调度之事,皆由贵妃统筹。”
此言一出,满殿震惊。
我心中明白,这是朱元璋对我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我权力的默许。
---
夜深人静,我在寝宫内批阅文书。
小贵子悄然走入,低声禀报:“娘娘,小莲已被押入诏狱。”
我抬眼看他:“可曾开口?”
小贵子摇头:“她咬牙不肯说,但已查出她多次联络北境细作,其中一人身份尚未查明。”
我冷冷道:“明日,亲自提审。”
小贵子应声而去。
我望着窗外夜色,心中却未有丝毫松懈。
马皇后虽死,但她的余党仍未完全清除,更重要的是,蒙古细作背后是否另有主谋?
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
次日清晨,诏狱内寒气逼人。
我一身素衣踏入牢房,小莲被铁链锁在墙角,脸色惨白,眼神却依旧倔强。
“娘娘……”她艰难开口,“你终究还是赢了。”
我蹲下身,直视她的眼睛:“是谁派你联络北境细作?”
她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娘娘聪明一世,难道还不明白吗?有些人,不是你想斗就能斗得过的。”
我伸手轻抚她的脸颊,声音温柔却冰冷:“那你告诉我,谁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
她闭上眼,不再言语。
我站起身,淡淡道:“带下去,凌迟处死,首级悬挂宫门三日。”
守卫立刻上前,拖走她。
她没有挣扎,只是最后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竟带着一丝怜悯。
我心中莫名一颤。
但很快,我便压下情绪,转身离去。
---
傍晚,我收到徐达的亲笔信。
“娘娘妙计,实乃古今罕见。今军粮已至,士气大振,敌军不敢妄动。末将感念娘娘恩德,巾帼不让须眉,实为大明之幸。”
我看完信,轻轻一笑。
这一刻,我终于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宠妃,而是真正掌控命运的女人。
---
我走到窗前,看着夕阳西下。
远处,一只乌鸦掠过屋檐,发出刺耳的叫声。
我仰头望天,阳光刺眼。
我知道,这一局,还没有结束。
---
这时,她发现钟表指针在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