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 > 第72章 外交危机,朝庭应对

第72章 外交危机,朝庭应对(1 / 2)

小贵子急促的脚步声在庭院中回响,打破了夜的沉寂。

“娘娘!”他喘着气,“刚刚收到消息,马皇后……自尽了!”

我心头一震,目光凝在远处漆黑的宫墙之上。她死了?死得这样快,这样突然?她的那抹笑意,仿佛还残留在我的脑海里,带着某种未尽的意味。

我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转身,走入寝殿。

这一夜,我未曾合眼。

第二日清晨,朱元璋召见后宫诸妃与朝臣议事。马皇后的死震动了整个皇宫,她虽被幽禁,却依旧是一国之母,她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新的动荡即将开始。

我披上素衣,步入乾清宫。

朝堂之上,气氛沉重。朱元璋端坐龙椅,面色阴郁,李文忠、徐达等重臣分列两侧,神色各异。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安南使节已在城外等候多时,请求入宫面圣,事关边境冲突。”

朱元璋眉头紧锁,挥手示意其退下。

我心中一动,缓步出列:“陛下,臣妾愿为陛下分忧,参与此次外交应对。”

满堂哗然。

有人低声议论,有人皱眉不语,也有人冷笑一声——正是李善长旧部中的几位大臣。

朱元璋目光落在我身上,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准。”

于是,一场关于大明与安南之间边境摩擦的紧急会议展开。

据传,安南国新王登基不久,意图借明朝内部动荡之际,侵占边陲要地,并扣押我方使者,要求割让土地作为谈判条件。

众臣之中,多数主张强硬回击,认为此举是对天朝威严的挑衅;也有部分人主张以和为主,避免战火蔓延,影响国内稳定。

我听完众人意见,微微一笑,开口道:“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若只凭武力或一味退让,恐怕都不是长久之计。”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

我继续说道:“安南新王初立,根基不稳,必不敢贸然开战。而我朝北疆尚有蒙古威胁,不宜在此时陷入两线作战。因此,我们应采取‘软硬兼施’之策。”

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指向安南与大明交界之地:“首先,可在边境集结兵力,展示军威,震慑对方;其次,派遣密使前往安南宫廷,暗中联络反对新王的旧贵族,挑拨其内部矛盾;最后,提出有条件谈判,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对方一定经济补偿,换取和平。”

这番分析令许多大臣惊讶不已。

刘伯温捋须微笑,轻声道:“娘娘所言极是,既有谋略,又有远见。”

然而,就在众人逐渐认同之时,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荒谬!堂堂大明,岂能向蛮夷低头?成穆贵妃此议,分明是想借机邀宠,实乃妇人之见!”

说话之人,是兵部尚书张翼,素来亲近李善长一系。

我冷冷看他一眼,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张大人,可曾读过《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能不动干戈便保国安民,何乐而不为?”

张翼一时语塞,脸上泛起怒意。

这时,另一名老臣站出来附和张翼:“娘娘此议虽好,但恐安南不知进退,若我朝示弱,反倒助长其野心。”

我淡然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递上前:“这是臣妾连夜整理的历年安南贡赋记录,以及其国内近年灾情统计。诸位大人不妨一看,安南连年旱涝,粮食短缺,百姓怨声载道。若我朝断其岁赐,并封锁边境贸易,不出三月,安南必主动求和。”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娘娘果然深思熟虑。”

朱元璋终于开口:“此事便依娘娘所言,兵部即刻调兵布防,礼部选派合适使者,秘密赴安南交涉。”

张翼等人脸色难看,却也不敢再公然反驳。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最新小说: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 起手北冥神功,我才是一人之下 魔法纵横家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