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御书房外,听着屋内朱元璋与陈矩低声交谈的声音。张翼暴毙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虽然表面上大家都在议论他是否真的中毒身亡,但真正明白内情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是有人动了手。
而那个人,极有可能是马皇后留下的影子。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密信,是小贵子刚刚从宫外带回来的。安南使节果然如我所料,在五日内主动求和,不仅归还了被扣押的大明使者,还承诺不再侵犯边境,并愿意恢复正常的朝贡关系。这个结果,足以让朱元璋龙颜大悦,也让那些原本质疑我的大臣们哑口无言。
“娘娘。”小英轻声唤我,“陛下召您进去了。”
我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襟,缓步走入御书房。朱元璋正坐在案前翻阅奏折,神情略显疲惫,却目光锐利。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坐下。
“你做得很好。”他开口,语气平静,“短短数日,便化解了这场外交危机。朝中百官也都看在眼里。”
我微微一笑:“臣妾不过是顺势而为,若非陛下信任,恐怕也无法顺利推进。”
朱元璋没有接话,只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忽然道:“你觉得,张翼的死,是谁干的?”
我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臣妾不敢妄加揣测,但张大人平日树敌颇多,或许……也有人不想让他继续反对陛下的决策。”
朱元璋冷笑一声:“你倒是说得委婉。”
我没有回答,只静静地看着他。
他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庭院:“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以为,马皇后虽死,但她身边那些人还没完。”
我轻轻点头:“臣妾确实有此担忧。他们不会甘心。”
朱元璋沉默良久,才缓缓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站起身来,语气坚定:“臣妾已经安排下去,密切监视李善长旧部的动向,以及所有曾与张翼往来密切的大臣。同时,也在民间布下眼线,以防有人借机煽动舆论,动摇民心。”
朱元璋回头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比许多朝臣都清醒。”
我躬身行礼:“臣妾只是希望大明安稳,百姓安宁。”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去吧,接下来的事,你自己处理。若有需要,可随时调用锦衣卫。”
我退出御书房时,天已近黄昏。夕阳洒落在宫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张翼之死,只是一个信号,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回到宫中,小贵子已经在等我。
“娘娘,安南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使者明日便会正式入宫递交国书,请求和谈。”小贵子低声说道,“另外,兵部已经开始调动兵力,封锁边境贸易的消息也已经放出去了。”
我点点头:“很好。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小贵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还有件事……马皇后身边的那个小莲,最近行动频繁,似乎在暗中联系一些旧部。”
我眉头微蹙:“她还没死心?”
“是的,娘娘。”小贵子压低声音,“而且,她在宫里的人也不少,有些人甚至还在您身边。”
我心中一凛,随即冷静下来:“查清楚,谁是她的耳目,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小贵子应声而去。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灯下,翻阅着最新的情报。朝廷对我的赞赏已经传遍内外,许多大臣开始对我刮目相看,甚至连刘伯温都私下派人送来一封密信,表示愿意与我合作。
但我更清楚,这种赞赏背后隐藏的,是更深的嫉妒与敌意。
第二天清晨,安南使节如期入宫。朝堂之上,朱元璋亲自接见,我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也被允许列席。